关于心脏

这是我的苦恼,希望好人帮帮我
我是一个22岁的女孩,我心特别小,老是胡想,
07年10月份家中亲人得了冠心病住院治疗,住院那天就觉得心慌难受没劲,害怕自己得了冠心病或心肌炎,此后查过许多大医院,除了心肌酶其余都查过,就是心率快90-100下左右其他都没事,大夫说诊断心肌炎是有标准的 但没查心肌酶啊,还有就是我每次难受然后去医院在检查时就不大难受了,这样结果是不是不准啊,听别人说只有难受时才能查出结果来,我查过心电图4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偶发性心脏早搏一天是38个,心脏彩超2次都没事,从那以后我就背上了心脏有毛病的包袱,08年8月我肺部发炎,大夫在听诊时说心率快点,差了心肌酶CK-MB,我比正常的25最高限多了9个,大夫说有点心肌炎开了肌苷片一个月后查了说没事了,我又查了肌钙蛋白正常,又给我背上包袱,现在09年了,我前天晚上觉得有时腋窝下,有时左后背疼,感觉好像心脏有不舒服了,给家里说都说该查的都查了,难受就受着吧
我想问,1.每次难受然后去医院在检查时就不大难受了,这样结果是不是不准啊 2我到底是不是有心脏有毛病还是别的原因(气管),因为我肺里气管不大好还老感冒 3现在我难受时家里都不相信我,我该怎么办
4、07年12月份的心脏彩超正常能说明现在心脏没事吗
5、我现在一想到心脏可能不好就愁的不行,我这么年轻整天这样不行啊,我老了怎么办啊
请好心的各位帮帮我吧,我会永远感激你们的!!!!!!!!!!!
黑暗给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觉得你就是黑暗中的一展灯,我会努力使自己跳出这个圈,非常谢谢你,真心祝福你家庭美满,幸福健康快乐,祝好人一生平安,真希望和你交个朋友。我的qq366591533

只是一般的心律失常而已,既然排除是器质性病变的可能,那你就不用怕,不是你的心脏有问题,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会出现心律不齐,特别在现在社会的快节奏中,加上都市人群的亚健康症状越来越多,所以心律不齐没有啥稀罕的,只是每个人的症状轻重不通而已,要不医院也不会成立心内科这个专科,所以你这病不是大毛病,严格来说,只要你了解了,心情轻松了,根本就算不上病!

心律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很早以前就有医生断言:每个人都发生过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心律失常的机会更多。那么,发生心律失常是否都需要治疗呢?
我们知道,心脏的功能是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而心律失常往往会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不过,有很多心律失常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是相当小的。因为人的心脏“跳动”并不像钟表或其他机械那样死板,它常常会随着身体需要,调整“跳动”的强度和速率。比如,一次早搏发生时,心脏当时的血液搏出量会减少些,但在经过一个代偿期后,紧接在早搏后的一次心脏搏动即较为有力,把早搏时少搏出的血液马上补足。一般说,每分钟只有几次早搏的人,其心脏血液的排出量仍是正常的。正常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心率为60~100次/分钟,低于此叫心动过缓,高于此叫心动过速。但实际上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40次或不高于每分钟140次时,心脏的排血量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因此,这样的心律失常通常都不是必须要治疗的。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还得看自觉症状的轻重。有的人每次早搏都有不适感,出现心前区上冲、下沉或扭动的感觉。有的人心率稍慢一些就感到头晕,有的人心率稍快一些就觉得心慌。对这些人,用一点药使症状减轻些当然也有好处。但是,不少抗心律失常的药都有
毒副作用。所以在决定是否用药、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时,应该全面地权衡利弊,从得和失两方面考虑。首先应考虑在药物以外想办法调整。比如尽量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戒烟、戒酒等。一般只有当早搏次数超过每分钟5次,自觉症状又较重,经上述调整
后仍无好转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对于过缓性心律失常(即每分钟心率低于40次),如窦房结病变或各种传导阻滞,如果是属于新出现的或时有时无的,说明有好转的可能,应抓紧时间找医生治疗。如已成定局,心率又特别缓慢,有长时间的间歇,引起明显头晕或昏厥等症状,则宜安装心脏起搏器,以
保平安。心率每分钟在50次以上,无明显症状的,可再观察一段时间,暂时不做治疗。
可见,心律失常者是否需要治疗,应由医生进行全面分析,区别对待。患者切忌自作主张,随便买药服用。

正常的心律频率为60-100次/分钟(成人),比较规则。在心脏搏动之前,先有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就叫心律失常。临床表现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 

如果有以上症状,应警惕自己患了心律失常,须及时到医院心血管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心律失常的预防

完全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2)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3)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有些病人对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疗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当发生时用以往的经验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发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恶心呕吐,或深呼吸动作,或压迫眼球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马上转复。
(4)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达到疗效高、副作用少为目的。

(2)最好不联合用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3)Q-T间期延长,在选用有可能进一步延长Q-T间期的药物时更需慎重。

(4)最好避免与可能增加其不良反应的药物合用。

(5)β-受体阻滞剂不可与异搏定合用。

(6)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联用时,应十分慎重,且宜加强监护。�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分类

第一类药物:Ⅰa组代表药物奎尼丁、普卡因胺、N-乙酰普鲁卡因、吡二丙胺等;Ⅰb组代表药物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安博律定、妥卡胺、乙吗噻嗪等; Ⅰc组代表药物恩卡胺、氟卡胺、乙吗胺、普罗帕酮等。

第二类药物:代表药物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等。

第三类药物:代表药物溴苄铵、乙胺碘呋酮等。

第四类药物:代表药物异搏定、硫氮艹卓酮、心可定、苄丙洛等。

第五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如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5
你得的是心脏神经官能症!一种由于心理高度紧张、敏感导致的神经系统紊乱疾病,是一种心理疾病(可不是精神病啊)。

家中亲人得了冠心病--与你得不得冠心病一点都没关系,也没有遗传倾向。只有先天性心脏病才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每次难受然后去医院在检查时就不大难受了--这是真实的感受。我见过的严重的这类病人,严重到需要叫120急救,到医院也查不出什么,第二天还能正常上班。这种病,不同于心脏病,只在安静、休息时发作;而真正的器质性心脏病是不能劳累的,当下心脏就会有反应;你这不是,经常是白天劳累后,休息时才难受。

好治也难治。

前提是你坚决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要认为自己的心脏有什么治不了的病,你的心脏没任何问题。放下包袱,不要总想着自己的心脏,时刻感受它的一举一动,否则,本没事的你会抑郁、痛苦,难受一辈子。完全没必要!

其次,你的身体有些失调,脏腑工作紊乱。可以用些中药调理。具体要看情况,这里不好细说。

第三,非常重要,你必须养好脾胃,吃饭好,睡觉香,百病皆无,你的神经官能症自然就会变得无影无踪。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8

心脏是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