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题怎么解答

如题所述

一、2018国考面试指导:应变类题目的三大注意事项

在近几年的各类面试中,应变类题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种题目能够很好的考察出考生应对各种常见突发性问题的能力,当下讲求实干的作风也越来越看重这种能力,因此这类题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面试中。很多考生也知道回答这类题目就是找到问题解决就好,挺简单的,然而在面试中要想真正答好这类题目,还需要有所注意,接下来将介绍应变类题目的三大注意事项。

首先,根据题干,找到问题。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目,“有消息称,市某幼儿园私自给孩子服用违禁药品,消息一出,引起了部分家长的恐慌,一起到教育局要求彻查此事。假如领导让你去处理此事,你会怎么办?”很多人在看到这道题的时候,都觉得这太过分了,一定要严惩这个幼儿园。然而你仔细分析题干,你就能发现问题是两个,一是家长现在在教育局门口堵着,二是幼儿园究竟有没有私自给孩子服用违禁药品。所以一定要认真审题,找到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入情入境,分清顺序。应变能力都是通过情景假设的方式进行考察的,那么能够快速的进入情境,在眼前出现一副画面,这样就能够很快知道要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刚才的例题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解决幼儿园究竟有没有给孩子服用违禁药品的问题。但是摆在眼前的首要的问题却是家长堵在教育局门口。因此在答题的时候要区分好轻重缓解,明白第一步该做什么,第二步该做什么。

最后,依据实际,合理假设。在实际的工作中,面对一个问题,最终的结局会有千千万万种可能。但是在答题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把各种可能都答出来,只需要做最可能的合理假设,只要不回避问题,体现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即可。比如刚才的例题中,我们要劝说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要调查事情的真相,分真假两种可能性处理就可以了。但是在实际中会有很多可能性,家长可能不听我们解释,不能安抚好他们的情绪,甚至可能出现我们也调查不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但是我们答题时则没有必要假设这种可能了。

以上就是回答应变类题目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多多练习,掌握更多方法,考虑问题更加全面,解决问题更加具体可行,能得心应手处理这种问题,体现自己应有的应变能力。

二、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运用社会定律点亮公务员面试

在公务员面试和企业面试中,有很多考生在讲道理的时候总是干巴巴,如何让自己的答案更加有亮点呢?下面总结整理的面试中常用的社会定律为你的答案增光添彩。

一、墨菲定律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哲理启示:防微杜渐;保持乐观心态,如果问题有可能发生,那它总会发生;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把好坏充分地考虑清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那只会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保持谨慎的乐观是成功的应该具备的心态。

二、二八法则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

哲理启示:做事情要专注,抓主要矛盾

三、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哲理启示: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法会让人手忙脚乱;两种不同的目标会让人失去方向;对同一个人不能有两种不同要求;目标一致,策略趋同者才能齐头并进。要有坚定的目标;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

四、木桶定律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哲理启示:团队合作意识;劣势部分往往成为成败的决定因素;关注优势部分的时候更要多关注一下薄弱环节;差距在所难免,但必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发挥优势的同时必须补齐劣势,才能提高整体水平。

五、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哲理启示:有些破坏行为可能很小,但影响却可能很大;不要让个别人的不当行为破坏整个团队;如果发现“鸡肋”,则越早扔掉越好;每一个元素都“强”才叫真强。

三、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早”知道

对于很多人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梦想”开启的地方。国考可以圆一个人的职业梦,可以圆一个人的生活梦,可以圆一个人的理想梦,而不同人大大小小的梦想编织在一起,更可以圆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为了这样的一个梦想,相信你也在拼搏、在奋斗。在即将跨越笔试门槛的同时,国考面试在向我们招手,在这样的征途中,难免会有人闯过了笔试却在面试环节败下阵来。国考面试怎么考、考什么、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准备什么呢?为了帮助考生解忧,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

一、国考面试是什么?

国考面试不是口才比赛,也不是选美比赛。面试是考官与考生之间面对面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国考面试中,各大国家部委的考情会有所区别,不过总的来说,结构化面试平均一道题大概会给考生五分钟的思考与作答时间。为什么考官能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判断出考生的优劣?正如同航海员通过观看海平面上20%的冰山一角,就能判断冰山的大小,从而有效的避开冰山、顺利驶达目的地。在面试的过程中,考官则是通过题目的载体、通过观察考生在考场上的表现,全程判断考生内在的价值观、动机等。

二、口才在面试中不重要?

虽然说国考面试不是口才比赛、不是演讲比赛、也不是主持人选拔赛,但是作为面试,一种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语言表达在评分过程中占在相当大的比重,面试的全程都是需要考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而与此同时,考官也会通过考生的表现来为考生按标准进行打分。

虽然近年来,不同类型的考试在评分表设计上会有所差异,但总结一下,对于答题过程的评分,考官的打分视角无外乎就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形式上,语言表达要流畅,声音要宏亮;内容上,知识储备要丰富,要能突显个人的能力。因此,在备考中我们需要做到:

第一,
要练习表达。语言流畅性是征服考官的关键,不管内容如何,如果在表达中存在口头语(比如嗯,啊,那么,这个等)都很难拿高分。曾经还有考生因为在回答问题中说了过多的口头语而被请出考场的新闻事件。练习表达一是要多读,二是要多说。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增强气势;在说的过程中不断复述,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第二,
要积累知识。面试能力的测查涉及到很多方面,这些都需要不同知识的积累,需要我们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综合分析能力需要我们了解国家大事小情,能够以政府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计划组织协调能力需要我们了解各种类型活动的组织流程及重点要素,并在活动策划中有新意有亮点;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需要我们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与原则,例如主动性、适应性、权属意识等等;应变能力需要我们处变不惊,能够将生活中的处事经验合理的迁移到新颖的题目之中。

第三,
要克服紧张。绝大多数的面试考场设置都会让考生为之一震。以结构化面试为例,通常国考面试中都会选择30平米左右的房间作为考场,安排7至9名考官,外加3至4名计时员计分员等工作人员。在这种压力场景之下,如果考生不能有效的克服紧张情绪,无论本人的能力如何都会难以发挥。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增加仿真模拟实战的环节,在陌生人面前答题,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我。

三、形象在面试中不重要?

既然面试不是选美比赛,那么形象是不是在面试中就不重要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面试作为一种沟通方式,面试者在沟通中的举止仪表自然会影响着考官对其的判断,往往考生在举手投足间就决定了留给考官的第一印象。这就需要我们既关注仪容仪表,又关注行为举止。

仪容仪表方面,一是要选择与自己的风度、气质一致的发型;二是要根据不同季节特点选择正式的服装;三是要注意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不续须。

行为举止方面,一要步伐稳健;二要站姿挺拔;三要坐态大方;四要眼神真诚。

四、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题】

当下,餐厅里、公车上,随便可见玩手机的“低头族”。一家农家乐针对这一现象贴出告示:希望游客不要玩手机,要多交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

农家乐贴出希望游客不要玩手机,要多交流的告示,是一种积极的宣传方式,对于低头族现象有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

“低头族”正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流行词,指的是那些在走路、乘坐交通工具或吃饭时,几乎都在低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人。聚会时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一群人也是如此。低头族随处可见,几乎个个都在低头看屏幕。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随着低头族低龄化的出现,各类安全、健康隐患日益增多,颈椎病、视力下降,甚至是由于“低头”引发交通事故的案例,屡屡发生。

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等,客观上令私人时间碎片化,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但一个人吃饭、赶路的机会却增多,导致不少年轻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渐渐的,智能手机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上网浏览、玩游戏、看视频等。长此以往,即便是去农家乐聚会,“低头”也成为了人们不能够改变的习惯。同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也正在走入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和人的面对面交流减少,社交网络的普及,也让线上交流的热度持续提升,更催生了“低头族”的产生。

农家乐的告示是一种有益尝试,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还要每一个低头族意识到改变这个习惯的重要性,并互相带动,用现实的交流来增进彼此的感情,丰富我们的生活。

预祝广大考生备考顺利通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7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情境应变题主要是通过设置各种情景,给予应试者一个特定的身份,要求其处理各类事务及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应试者的回答,对其进行角色拟合的观察和记录,以测评其素质潜能,判断其是否适应或胜任所报考的职位.下面,延边中公教育专家就面试中情景应变题如何解答进行总结,并给出一些应对原则,供考生参考。
一、情景应变题常见问题
一是缺乏良好的心态。对于公务员面试我们常说:“实力决定高分,心态决定成败。”很多考生不是没有实力,而是在面试时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入场后过于紧张、慌乱,尤其是遇到比较棘手的情景应变类试题时,由于精神过于紧张从而导致表现不佳。所以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是自身定位模糊。在情景应变题中,不管题目中的情景如何设置,最后的要求都是给考生指定一个角色,考生以这个角色来解决问题。所以考生能否把这个角色界定清楚是答题的一个关键,比如最常见的是题目中没有指明考生是公务员的身份,但在答题中考生往往需要把自己界定为公务员身份。
三是缺少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在情景应变题中,很多题目都是用人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设计的,比如涉及群众上访的题目。很多考生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导致答题没有针对性,不能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这种情况下考生在备考时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报考单位的相关业务,尽可能地熟悉相关的工作,应届大学生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二、应对情景应变题型三原则
(一)私事服从公事,以大局为重的原则
情景应变题所要处理的事情无非分私事和公事两种,私事包括个人之事、亲属之事、家族之事等,其表现形式就是为了私人利益或某部分人的利益;公事包括国家之事、单位之事、地方之事、村庄之事等,是一种以群体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公共事务。因此,如果在私事与公事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要私事服从公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对于比较严重的突发性事件,必须坚持以大局为重。
(二)遵循轻重缓急,学会统筹安排的原则
在很多具体事情的处理上,我们不能够简单对待,应该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正确处理。例如“你的家人给你打电话说你的母亲患病,已被送往医院,要你立即回家,但这时你的领导给你打电话,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你处理,你怎么办?”对于这道题目,虽然看望母亲属于私事的范畴,但如果牵涉到母亲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就应该把看望母亲放在首位,工作虽然是领导交办的,但是目前还不是最紧急的,也没有涉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可以汇报领导适当延缓处理或找人替代。这种处理方式就是在行动之前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统筹安排,而不是机械地照搬理论。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对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答好情景应变题的重要原则。例如“假如你昨天晚上在网上看到你的一位同事穿制服打人的照片。有网友说是暴力执法,有很多人跟帖,引发争议,对此你怎么办?”对于这道题目,调查事件的真相是解答题目的关键,那么在调查过程中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无论是调查了解情况,还是收集信息,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搞清事实的真相,理清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更不弄虚作假,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积极稳妥地解决矛盾,处理问题。
更多问题欢迎追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