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分别算出的工程造价为什么不一样?

如题所述

CUMT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目前本科,我觉得我可以运用我们学的东西来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 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不仅仅是计算规则更是计价规则的不同

  我翻开我的课本,仔细找了找这二者的区别,以下是课本内容:

1.定额计价是我们使用了几十年的一种计价模式

其基本特征是价格=成本+固定+凭证,并作为法律实施的依据,无论是招标还是招标投标的唯一依据,双方都有固定的标底和成本标准来确定标价和投标价,固定价格的多少和市场价格的多少对定价的准确性有影响。定额计价是以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管理为基础的价格管理模式,它反映了政府对工程价格的直接管理和调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量价分离”和“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价格形成”等各种改革方案。然而,配额管理模式和定价模式没有根本改变,使得数量和价格的分离不能真正反映出来,而价格是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同时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实施,但由于目前市场环境不成熟,一步实现完全开放的市场是很难的,有时明显是体积和价格扭曲的保费,所以仍然是定额计价的形式,摆脱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不是真的反映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的独立行情。

2.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属于全面成本管理的范畴,其思路是“统一计算规则,有效控制水量,全面放开价格,正确引导企业独立报价,有序竞争,形成价格”。我们应该跳出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建立一种新的计价模式,通过竞争和企业的实力形成价格,使业主能够通过企业报价直观地了解工程造价。

3.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不仅仅是在表现形式、计价方法上发生了变化

相反,配额管理模式和定价模式发生了变化。首先,从思想观念上对定额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多年来,我国实行定额强制制,力求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初期,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行政行为作为工程造价的刚性管理手段,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管理和管理手段,从定额管理到施工现场各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其次,工程量清单计价实现了定额管理的转变。工作量清单计价模式采用综合单价形式,由企业自行编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