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的生态生物防病是什么样的内容?

如题所述

‍‍

养殖池塘面积16亩,四周开阔,水源清新,池底平坦,淤泥厚度15厘米左右,池塘深度1.5米,在池塘一角用网围出蟹种暂养区(网底部采用石笼固定,上沿缝制20厘米宽防逃板),一般占整个池塘养殖面积的20%左右,池塘四周设防逃板,进排水口安装双层过滤网,底部安装微孔增氧管。年底将养殖动物捕捞完毕后,池塘开始排水,全塘水位剩余10厘米左右,翌年1月份开始全塘播撒轮叶黑藻芽苞,具体用量为7.5千克/亩,然后将水排干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消毒完后10~15天开始上水,水位一次性打到80厘米。养殖初期高水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抑制青苔的滋生,减缓水草长势并使其一直在水面之下,另一方面水面过高会影响水草光合作用,有造成水草死亡的可能性,关键点在于全程不肥水并大量投放螺蛳来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2
‍‍

螺蛳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前期不仅净化水质,而且可以为河蟹提供优良的饵料从而弥补人工饲料营养成分的不足,;作为底栖性生物能及时清除底部残饵粪便改善底部环境防治底部细菌滋生;在中后期作为河蟹喜食的一种生物饵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河蟹夹草的发生率;而且螺蛳性寒,在高温期可以帮助河蟹驱热,从而提高河蟹耐高温的能力,减少河蟹死亡。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螺蛳投放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选择在清明节前后投200-300斤每亩此时也是螺蛳产卵季节可为河蟹提供大量优质生物饵料;第二次在上大水前一个星期左右每亩投放量在200斤左右防止河蟹上田面夹食水草;第三次可在7/8月份再补放200斤每亩螺蛳缓解河蟹中后期夹草减少保草压力。

‍‍
第2个回答  2018-01-02
‍‍

近年来,养殖户通过实践,探索出了养殖面积小、养殖管理精、经济效益高的“小精高”的养殖模式,一般亩产量达200公斤左右,平均规格达150~175克/只,平均亩效益达6000~10000元。这种养殖模式投资少、节约资源、便于管理,适合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养殖。现将前期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单个池塘选择,结合养殖生产实际,单个池塘养殖面积一般在10~20亩为宜,且池底平整,配套进排水系统,便于以1~2个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管理。

二、设置暂养区,清塘结束后,将高为1.2米的聚乙烯网片下端埋入池底泥中15~25公分,网片上部设30公分的防逃膜,每间隔1.5米用竹桩固定,将池塘分隔成暂养区和养成区,其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40%和60%,5月下旬,待养成区水草覆盖率达60%以上时拆除。

三、栽种复合型水草,根据不同水草的生长特点,种植复合型水草,暂养区种植耐低温水草,养成区种植耐高温水草,通过打“时间差”,为蟹种培育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暂养区以伊乐藻、黄丝草为主,12月下旬,沿微孔增氧管道平行移栽伊乐藻,行距2~3米,株距50~80公分,覆盖率占暂养区的60%以上,2月底,抛撒黄丝草,让其自然吸水沉降,主要作为饵料供河蟹摄食;养成区种植轮叶黑藻和苦草,1月中旬,采用穴播的方法,沿微孔增氧管道均匀播种轮叶黑藻芽孢,行距2~3米,株距50~80公分,表层覆盖泥土,确保轮叶黑藻均匀分布,发芽快,苦草草种与风干的泥土混匀后,在轮叶黑藻行间均匀播散。以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为主的复合型水草,可以实现低温季节和高温季节水草的优势互补,确保水草均衡存塘,河蟹安全生长。4月,待轮叶黑藻长至20公分后,进行一次杀虫处理,30天后,再进行一次。若水草长势快,采取多次刈割、拉取通风道的方式,割除多余的水草,水草覆盖率维持在60%~70%。

四、投放足量螺蛳,螺蛳作为河蟹理想的优质天然饵料。3月底,待水温达到0℃以上时,选择外壳较薄、肉质鲜嫩的螺蛳,一次性投放750公斤左右/亩,待其自然繁殖,为养殖中后期提供大量动物性饵料,可减少养殖前期人工饵料投喂,扩大水体自然资源的利用空间。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