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如今物价变高工资没变高的言论?

如题所述

为什么物价一直在增长,而自己的工资却不变呢?物价增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来讲,我们不要说每一年的物价在增长。哪怕是按照季度来计算,甚至是按月来计算,可能物价都是不断的在增长和攀升的过程。甚至来讲,我们可能今天去买的这个商品,到了明天它又是另外一个价码。所以说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当然物价增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物价增长,我们的工资待遇没有增长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手里面的钱,它处在一个相对比较紧张的过程中。如果你依然不改变自己的消费支出习惯,那么自己手里的钱可能是不够用的,比如说你每个月的工资是6000块钱。而正常的每个月消费支出大概需要4000块钱,然后剩下的2000块钱,可能你用做还款或者说个人负债的还贷问题。尚且是能够保持一个正常的收支平衡。


                                   

但如果说在工资不变的前提下,你每个月的支出,4000块钱也许就不够了。原因很简单,物价增长,你再去购买这种相同的商品,你再去维持原有的消费生活习惯。那么很显然4000块钱可能就变成了4500块钱,甚至是5000块钱。这样一来的话你的收入没有变,但是你的负债还是要还,那么你手里的钱自然是不够用了,这是给很多人最深刻的一种感受,所以说不得不紧缩自己的开支,不得不省吃俭用勤俭节约降低消费支出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物价在增长我们之前说了,它是跟市场的供求关系有一定的原因。经济总量不断发展,其实生产力也是在不断的提高,当然物价水平,是跟市场来进行调节的,有的时候你购买这个当季的商品,它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一些,但是反季的东西可能相对就会贵一些。而你的工资他并不考虑物价的因素,更不会考虑市场消费的因素。


                                   

因为你的工资,是由你所在的工作单位来承担的,而你所在工作单位,它的市场前景好不好,销售金额高不高?经营利润大不大?是以这些为主的,当然有时候就算是公司的效益很好,但由于你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制定是比较有限的,所以说依然也不会获得一个更高的工资,除非自己是属于那种销售岗位拿提成的,否则的话工资改变的可能性依然是很小的。

所以我们工资,是跟所在单位的这样的一个薪酬绩效考核体系有关系,也和自己的平时的这个岗位有关系,因为不同的岗位它所对应的薪酬也是有所不同的。想要增加工资,你要么提升到一个更高层的岗位,要么自己能够给公司,创造出一个更大的价值,拿到相应的提成,否则的话增长工资,其实他并不会考虑物价的因素,所以说我们工资不增长,物价在不断的增长,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0

        我认为可以理解物价变高工资没变高,因为自2019年以来,在全球生产生活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各种生活用品等货物供给能力严重下降,不少国家更是出现了大规模的供给困难,在这种需求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下,物价上涨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通过提高物价来适当减少需求,特别是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物价变高而工资没变高,人们的购买力会下降,也就缓解了供给不足而需求过大的压力。

疫情当下产能下降

        不仅如此,通货膨胀也是造成物价变高工资没变高的重要因素。对于已经陷入通胀陷阱的经济体来说,物价上涨可以有效抑制货币泡沫产生,缓解货币通胀速度。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的表象,通货膨胀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让人们手里的钱贬值,就是钱变得不值钱了,比如以前5块钱可以买两斤大米,但是现在钱贬值了,5块钱买不到两斤大米了,只能买到1.6斤大米,相当于大米涨价了。这样的涨价幅度还在可接受的正常范围内,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恰恰相反,要是工资跟着物价无底线、无控制地变高,到时候经济市场就有崩溃的风险,甚至带来社会动荡的严重后果。

通货膨胀严重

        物价变高工资没变高跟劳动力过剩密切相关,当前劳动力供给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由过去的劳动力短缺转变为劳动力过剩,竞争更加激烈,以前是企业招聘不到人,现在却反过来了,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工作求职者的比比皆是。不仅仅是普通劳动力,高素质人才也是如此,2022年高考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193万人次,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人才市场已经饱和了,许多大学生直接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无论是普通劳动力还是高素质人才,都已经远远大于市场劳动力缺口了。所以说,劳动力过剩也使得物价变高的情况下工资没变高。

        疫情影响货物供给,通货膨胀让钱贬值,劳动力过剩降低劳动力价值,如此看来,也就可以理解物价变高工资没变高了。

第2个回答  2022-08-07

学长认为:

为什么物价一直在增长,而自己的工资却不变呢?物价增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来讲,我们不要说每一年的物价在增长。哪怕是按照季度来计算,甚至是按月来计算,可能物价都是不断的在增长和攀升的过程。甚至来讲,我们可能今天去买的这个商品,到了明天它又是另外一个价码。所以说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当然物价增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物价增长,我们的工资待遇没有增长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手里面的钱,它处在一个相对比较紧张的过程中。如果你依然不改变自己的消费支出习惯,那么自己手里的钱可能是不够用的,比如说你每个月的工资是6000块钱。而正常的每个月消费支出大概需要4000块钱,然后剩下的2000块钱,可能你用做还款或者说个人负债的还贷问题。尚且是能够保持一个正常的收支平衡。

但如果说在工资不变的前提下,你每个月的支出,4000块钱也许就不够了。原因很简单,物价增长,你再去购买这种相同的商品,你再去维持原有的消费生活习惯。那么很显然4000块钱可能就变成了4500块钱,甚至是5000块钱。这样一来的话你的收入没有变,但是你的负债还是要还,那么你手里的钱自然是不够用了,这是给很多人最深刻的一种感受,所以说不得不紧缩自己的开支,不得不省吃俭用勤俭节约降低消费支出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物价在增长我们之前说了,它是跟市场的供求关系有一定的原因。经济总量不断发展,其实生产力也是在不断的提高,当然物价水平,是跟市场来进行调节的,有的时候你购买这个当季的商品,它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一些,但是反季的东西可能相对就会贵一些。而你的工资他并不考虑物价的因素,更不会考虑市场消费的因素。

因为你的工资,是由你所在的工作单位来承担的,而你所在工作单位,它的市场前景好不好,销售金额高不高?经营利润大不大?是以这些为主的,当然有时候就算是公司的效益很好,但由于你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制定是比较有限的。


                                   

第3个回答  2022-08-01

全球物价飞涨,购买力持续下降,尤其是最近受到疫情的影响,几个城市因为供给困难,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涨价了,不仅如此,油价从三月份开始也涨了好几轮,然而工资却没有变高,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通货膨胀


美国疯狂印钞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越多,购买力就会持续下降,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全球对于很多商品的需求持续的增加,但是供给却不增反降,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和俄乌冲突的爆发,资源供给就受到了限制,资源紧缺自然就导致了物价变高!

虽然全球通货膨胀,但是工资却没有变高,原则上经济在通货膨胀之下,工资不是不涨,只是涨得比较慢,而且工资不可能比物价涨得快,只有在消费者为涨价的产品买单后,公司才有钱给员工发工资!

🔔🔔定价权


物价变高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我国暂时没有基础生活用品以及一般等价物的定价权,其中就包括能源、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等物品,虽然我国的商品资源丰富,但是在世界中的占比还是比较低,也不是资源的大型出口国,所以世界资源的价格变动也会造成我国的物价变高!

物价上涨是由大宗商品涨价引发的,上涨之后的利润几乎全部进入到了上有资本的钱包,而我国的企业大多处于市场的中下游,只有少数的互联网和金融等行业才有可能迅速地提高员工的收入,大部分企业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够用微薄的利润给员工发工资,短时间内提高工资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解决办法


国内的企业也在慢慢的寻找解决方法,开始大规模的收购海外的铁矿、铜矿、锂矿、镍矿等矿产资源,储备农作物和有色金属,使得我国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变动的时候做出迅速且有效的反应!

国际价格上涨,国内企业在市场上抛售,减轻价格上涨的压力,国际价格下降,国内企业就可以通过收购稳住国内价格,以此保证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需求,只要物价不会大范围波动,每年的通胀都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伸缩,人们就不会对工资上涨的需求显得过于迫切!

🔔🔔小结


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暂时没有办法涨工资,那就尽量降低工资贬值的速度,少消费多投资,别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给恶性的通货膨胀买单!

第4个回答  2022-08-01

物价、房价涨得快,工资的涨幅越来越慢,甚至出现了什么都涨,只有工资不涨的局面,这就是货币洪水和债务驱动经济的必然结果。

繁荣的快乐总是那么短暂,债务的痛苦却经久不息。让快乐变成痛苦的关键力量就是通货膨胀。不过,工资没有跟上物价的涨幅,并非来自于货币洪水,而是因为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谓的人口红利只是经济学家站在资本家立场的轻描淡写。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成了一座山。灰尘不是落在白领头上,就是落在了蓝领头上。我们为什么无时无刻不在为工作而焦虑?首先,就是竞争者太多了,尤其是大学生太多了。1999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企大裁员之后,有形之手为了拯救经济,将100多万的大学录取人数进行了大举扩充,到现在每年的录取人数已经逼近1000万人,相当于只要你参加高考就有大学可以让你上。奇观于是就出现了大学录取率远远超过了普通高中的录取率,穷人家全部用上了象牙筷,劳动力结构被人为地加速改变了。海量的大学生,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职场内卷,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工厂用工荒。大学生的平均工资比不上农民工。由此,也就不难理解这样的网络段子,“这点钱怎么可能找得到农民工,去找大学生还差不多”。

那为什么要”货币放水”?既然货币放水危害这么大,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一条债务确定经济增长的道路呢?

根源就在于我们太缺乏耐心。因为每个人都想尽快过上好日子。如果我们能在30年就让几亿人过上欧美人花了300年才过上的生活,那么欧美人岂不成了大笨蛋。经济有周期,发展需要积累,技术需要沉淀。大路虽然宽敞,但是无比漫长。于是我们在过去20多年逐步开始抄近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用技术和创新的生产力来驱动发展,就会形成内生增长的和谐生产关系。欧洲在工业革命后平均的年增长率不到1%,正是这1%让欧洲和后来的美国站上了世界的巅峰。用债务和货币的冲击力来加速发展,就会导致如今的工资跟不上物价的生产关系,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滞胀”。我们进入“滞胀”已经很久了。如今随着疫情席卷世界,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能源和原材料大幅涨价带动物价暴涨,由此形成了类似1970年代的供给冲击。对于已经陷入通胀陷阱的经济体来说,供给冲击之后就是“滞胀”,那么这一次的供给冲击将可能把物价和房价推到极限,并且把工资带入快速下降的通道,工资与物价的差距将更为惊人。

那“滞胀”之下,我们能做点什么?

1980年代,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通过加息和忍受通缩刺破了美国的“滞胀”,由此有了沃尔克时刻的说法。普通人无法指挥“有形之手”去刺破整个经济的债务泡沫,但我们可以选择刺破自己人生的泡沫,缩减自己的债务,压低自己的消费,控制自己的欲望,在要不要贷款买房,要不要贷款买车,要不要贷款装修,要不要贷款旅游,要不要做信用卡分期,要不要出国留学,甚至还要不要上大学等问题上,找到自己的“沃尔克时刻”,大胆地给人生做减法,忍受短期的痛苦,逃离长期债务的矩阵。勇敢一点,我们失去的只是债务的锁链,得到的将是久违的快乐和自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