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图腾是什么?

如题所述

布依族产生竹图腾的原因,不仅有社会根源,也与一定的自然环境有关。布依族聚居的盘江流域,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河谷两岸生长着茂盛的竹类。《祭祖词》叙述了布依族古代曾普遍用竹子盖房:“用水竹作柱,用楠竹作才匝……”这就造就了布依族先民产生了对竹图腾的崇拜。

关于竹图腾还有一个传说。布依族始祖出生三个月,藏于竹节中,躲过了巨大的灾祸,始祖长大后,成为布衣王,他带领族人抵御外来的侵害,于是布依族崇拜竹,视其为图腾。此外,在一些布依族地区,还有这样一些关于竹的习俗:妇女婚后如果不育,要到娘家去要竹子花,要回的竹子花用围腰兜着往夫家走,并且一路上不许和任何人说话,到家后把其放在枕头下,这样就会生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正如布依族也有自己的图腾。布依族文化形成于高原,因此布依族人民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之情。为了延续自己的信仰,便产生了图腾。图腾不仅仅是一种图案,也是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精神的源泉。

布依族聚居在云贵高原,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绮丽,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并盛行图腾崇拜,认为万物有灵。布依族的传说中,认为人的诞生是因为女祖先偶然感受到某种动植物的灵气,故将竹、牛、鱼等常见动植物假定为祖先加以膜拜。族徽上,大楠竹的图腾柱高耸挺拔,气势磅礴,竹体两侧雕饰的盘绕双龙精美异常,象征着布依族人民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腾崇拜是比自然崇拜较为高级的一种信仰形式。从人类认识发展角度来看,它晚于自然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这与人们的原始生产有着这十分密切的联系。布依族的图腾崇拜,主要有对龙、竹和鱼的崇拜等。

汉代许慎在《说文》中说:“闽、东南越,蛇种”。这里的“蛇种”就是指信仰蛇图腾。在母系社会时代,布依族的氏族中就有以蛇为图腾的,蛇龙相近,传承至今,变成了龙的形象.布依族把龙视为本民族的图腾,民间每年要祭龙王,在喜庆的日子里还要“玩龙”。

关岭地区的布依族认为山和家中都有龙,当建房开山取石时,要把龙“请走”,房屋建好后,要举行“迎龙”仪式,烧香烧纸,请龙回来。布依族的铜铸“龙宝”,被视为神物,常被无后人家重礼请去作保,以祈求生育男孩.如生育男孩。则视为“龙子”。此外,布依族妇女的衣裙、头巾等物上,也常见到龙的图案。说明了布依族对龙图腾的崇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11

 在古代,布依族人很早就开始驯养鸡。鸡作为一个符号,已成了布依族的文化图腾。鸡成为图腾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源于古代布依族人对鸟的“图腾崇拜”;二是鸡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非常容易获得。

  据阿婆讲,“鸡骨卦”也是布依族十分流行的一种祭祀、占卜用术。占鸡骨卦广泛存在于各种布依族民间祭祀和占卜活动中,占卜师通过对照卦书,算出吉凶,为占卜之人提供行为指南。其占卜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布依族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十多年前,我曾亲眼目睹了一次占鸡骨卦,其仪式之隆重,占卦之人之虔诚,让我记忆犹深。而在今天,随着交通逐渐便捷,大多数人外出打工,科学逐渐融入生活,占卜这种事,也就不多见了。

  但是近两年我发现,在这个传统的布依族村子,曾经随处可见的鸡,现在几乎见不到了。见到的,也只是三五成群而已,远不及从前那般规模。

  “都卖给城里人了。”阿婆说,土鸡拿到城里很好卖,比一般的鸡价格高很多,“有赚头”。

  也就是说,现在村民把自家养的土鸡卖给城里人,然后在拜年、走亲戚时用的鸡,却又都是从城里买回来的。“赚一个差价,实惠一点。”阿婆说。

  今年春节拜年,我还发现了一个新现象:人们来拜年,除了有直接血缘的,基本不用鸡拜年了,而是买些饮料、甜品,再拎上几瓶白酒,便了事。

  “现在的年轻人啊,不懂事。”谈及此事,老人的眼神有些黯然,言语中充满了些许无奈与惋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