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导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这是《尚书问答》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了,简单的说一下关于《尚书》的一些基础问题。

一、为什么《尚书》在十三经中争议最大?

《尚书》是十三经中唯一经文本身今古文掺杂的书,其他的经,
比如《诗经》,毛诗属于古文,三家诗属于今文,这都是解释经的传,而毛诗和三家诗所用的《诗经》本身并没有多大区别;
再比如《春秋》,《春秋左氏传》属于古文,《公羊传》和《谷梁传》属于今文,但是这三部传所用的经本身也基本相同。

而《尚书》经文本身就是今古文混杂。

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东晋梅赜所献的本子,其中有东汉伏生所传的28篇,还有古文尚书25篇,普遍人们认为这25篇是伪造的,但是其中的今文28篇是否就是伏生所传,也未可知。且篇数还有多种版本,有的把一篇文章分成两篇,就算两篇(《尧典》分为《尧典》和《舜典》;《盘庚》分为上中下三篇等等)所以特别纷乱复杂。

总结一下,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经文”本身充满争议。

于此相对的例子,比如《仪礼》为今文经学所传古礼;《周礼》属于古文经学,历史上虽然也多有互相攻击,但至少对经文本身无甚异议。

二、读《尚书》能学到什么?

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一遍《尚书》可以至少得到以下知识:

1、了解三代时期的主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比如尧舜禅让、大禹治水、五行的内容、武王伐纣等等吧,不胜枚举,这对于丰富历史知识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2、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的专题内容,比如:
《禹贡》中可以学到九州的来历和一些地理常识;
《洪范》中有关于“五行”的内容,应该也是比较早的记载“五行”内容的专著;
《吕刑》中关于古代法律和刑罚的内容;
等等。

3、文学。
《尚书》中有很多文辞优美的地方,值得记忆和背诵,比如第一篇《尧典》开头: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三、应该选什么书籍来读呢?

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今译系列都可以的。

最后想说一点,对于普通读者,完全不用过于关注今古文经学的争论,也不用过多的关注于《尚书》中哪些篇目是伪造的,因为即使有一些的确是伪书,但是对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非常大的,最为经典的就是《大禹谟》被公认为是伪书,但其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却深深的影响了中国近一千年左右的历史和文化,具体可以参见下面关于“什么是“虞廷十六字””那篇我写的短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