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回家的诗句

如题所述

1. 诗经中关于回家乡的诗句
诗经中关于回家乡的诗句 1. 关于回家的诗句
1、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旅次朔方》唐代:刘皂

译文:离开家乡后客宿在并州这个地方已经有十年,我回归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着故乡咸阳。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译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唐代:李白

译文: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5、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题大庾岭北驿》唐代:宋之问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2. 关于回家的诗词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3. 关于“回家”的诗句有哪些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刘皂《旅次朔方》

9、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10、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1、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12、为嫌客闷转还乡,到得还乡梦转长。——陈著《回家》

1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4、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1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4. 有关故乡的诗句
《诗经•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烛,烝断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嬴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种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叨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悲愤歌 东汉 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忧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悲愤诗》蔡琰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十五从军征 唐 贺知章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七哀.其二 王粲 汉魏 荆蛮非吾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吾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重别周尚书 庾信 南北朝 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渭水思秦川》 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杂诗》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登逍遥楼》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渭上思归》孟郊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

家在吴楚乡,泪寄柀δ喜ā?br> 吐蕃别馆月夜 吕温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赠吴之山》王间 城拆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看君已做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客中夜生》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江行 金城 十年足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帏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陈子昂《感遇其三》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高适《蓟门五首》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别离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受降城闻笛》 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高适《别韦参军》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
5. 诗经中有没有关于归隐的诗句
考 磐

——归隐者自得其乐

【原文】

考磐在涧①,

硕人之宽②。

独寐寤言③,

永矢弗谖④。

考磐在阿⑤,

硕人之岢⑥。

独寐席歌,

永矢弗过⑦。

考磐在陆⑧,

硕人之轴⑨。

独寐寤宿,

永矢弗告⑩。

【注释】

①考磐(pan):逗留,盘桓。②硕人;贤人。宽:宽宏。③寐: 睡着。寤:醒来。④矢:誓。谖(xuan):忘记。⑤阿:山坳。 ⑥岢(ke):宽和。⑦过:失,忘记。⑧陆:高而平的地方。⑨ 轴:游玩不愿离去。⑩告:表达。

【译文】

逗留盘桓在山涧,

贤人心宽又悠闲。

独睡醒来独自语,

此中乐趣永不忘。

逗留盘桓在山阿,

贤人心宽又快活。

独睡醒来独自歌,

此中乐趣永不忘。

逗留盘桓在高地,

贤人游玩不离去。

独睡醒来独自居,

此中乐趣无法说。

【读解】

诗中讴歌了中国传统士大夫重要的人生选择之一——归隐山 林田园。这可能是我们迄今见到的最早的隐逸诗。

对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来说,人生最光明的前途 和选择是进入政界做官(即此谓“出仕”),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 “治人”者,所以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说。一旦仕途 受挫,便隐居山林田园,寻找心灵的解脱和慰藉。在朝与在野,出 仕与隐退,庙堂与山林,似乎就是秋千的两端,不是荡到这一端, 就是荡到另一端,并无其它路可走。

认真想来,这种只有两极的人生选择不仅仅是由传统思想观 念的影响造成的,同时,也同士大夫们自身有关。“百无一用是书 生。”读书人放下书本之后几乎什么都干不了。 当兵打仗吧,骨瘦 如柴,手无缚鸡之力,吃不了那苦。种田吧,分不清麦子韭菜,同 样吃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经商吧,商人最为文人不齿。做 工匠吧,身无一技,况且匠人属社会的下九流。反正除了几本书 之外士大夫们一无所长,无处可以安身立命。达则兼济天下 (出仕),穷则独善其身(隐退)。

如今的知识分子,似平有了更多的“中间道路”可走。从军, 经商,做工,兼职等专业之外的其它工作。适应能力之强,思想 观念之灵活,身兼数技。即便是读书做学问,也可以为学问而学 问。不必再去山林田园独善其身。

现代人早已走出了山林,在红尘中找到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6. 出自>关于思乡的诗
1.《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三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

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

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

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

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

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因此《采薇》一篇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姜亮夫) 2.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黍、稷(音蜀、记):两种农作物。

离离:行列貌。靡靡:行步迟缓貌。

摇摇:形容心神不安。 此何人哉: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 噎(音耶):忧深气逆不能呼吸。

3.《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诗中所咏的是旅居卫国的宋人,因受某种阻挠,思归不能,面对河水,反复唱叹。

水在该诗当中是一种阻隔的意象,主人公踯躅河边,故国近在对岸,但却不能渡过河去,内心焦急,长。
7. 求关于夜晚等候人归家的诗词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待酒不至 李白

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

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

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

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忆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白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子衿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静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凤求凰·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8. 关于含有“乡”字的诗句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李白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新年作》 (唐)刘长卿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唐)高适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阴雨 【唐】白居易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客中寒食 【唐】李中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贺知章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宋之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