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带到贾府的贴身丫鬟雪雁在黛玉死后,有什么样的归宿呢?

如题所述

雪雁是林黛玉从林家带来,在不确认奶娘王嬷嬷是否是贾敏陪房的情况下,雪雁是黛玉身边唯一林家人。尽管雪雁不如紫鹃重要,但在林黛玉心中,雪雁才是她唯一家人。而雪雁一生与林黛玉捆绑,她在林黛玉死后,结局堪忧。脂砚斋有暗示雪雁殒命结局。

林黛玉进京时七岁左右,雪雁要比林黛玉大。贾母看她一脸孩子气,估计也就十岁。虽说雪雁出场不多,紫鹃还总把她当孩子,曹雪芹也写她一团孩子气。但雪雁终究不是闲笔,“雪雁”二字代表了林黛玉孤寂漂泊的一生。

林黛玉在《唐多令·柳絮词》中说: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毬。

飘泊亦如人命薄, 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 凭尔去,忍淹留。

“漂泊亦如人命薄……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雪雁之名正是林黛玉“漂泊”宿命的写照。

雪雁本是长途迁徙鸟类,从生存地到迁徙地,路途遥远而艰险,很多时候不能归去。林黛玉的一生,就在迁徙中走到尽头,父母去世后离开家乡注定再不能归去。“雪雁”也暗示贾家并不是林黛玉最后归宿。

第六十二回)黛玉便道:“你多喝一钟,我替你说。”宝玉真个喝了酒,听黛玉说道:

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

黛玉又拈了一个榛穰,说酒底道:

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落霞影射史湘云,孤鹜是野鸭子,代表薛宝琴。林黛玉借以指明二人与贾宝玉有缘无分。“过雁哀”“折足雁”“鸿雁来宾”,代表林黛玉自幼失怙,无依无靠,与贾宝玉有情却无人做主的悲情人生。

“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隐喻林黛玉一片真心,却遭薛宝钗金玉良姻插足,金玉良姻支持者众,就像“万户捣衣声”般嘈杂。而林黛玉的结局像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所唱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良人罢远征”,暗示林黛玉一如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王昭君那般远嫁异国而去。林黛玉借由雁隐喻自身,也是雪雁一生命运写照。

林黛玉之所以会远嫁异国,根据贾雨村出卖香菱给“呆霸王”薛蟠的影射,问题还出在贾雨村身上。第七十二回贾雨村又被降职,他为自救令贾宝玉“逢冤(冯渊)”,迫使林黛玉与贾探春二女同嫁异国,「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正符合脂砚斋第十八回批语: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一捧雪》中有两个《红楼梦》原型。

第一,忘恩负义,出卖恩人的汤勤,正是贾雨村原型。

第二,被汤勤迫害而“逢冤”家破人亡的莫怀古,小妾名字就叫雪艳,谐音雪雁。莫怀古之所以被陷害,也因汤勤觊觎雪艳。

曹雪芹借用《一捧雪》中雪艳之名给雪雁,分明暗示雪雁结局不太好。

《一捧雪》中雪艳被小人汤勤觊觎,连累“丈夫”莫怀古家破人亡。她为了报仇假意委身豺狼,在洞房花烛夜手刃仇人汤勤后自尽,是个节烈大义女子。雪雁不可能重复雪艳故事。但第五十七回紫鹃与林黛玉一番话也不太吉利。

(第五十七回紫鹃说)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

八十回后曹雪芹如何给《红楼梦》众人结局只能推测,但紫鹃寓意“杜鹃啼血”,雪雁的雪通血。这两个丫头势必不可能与林黛玉分开,林黛玉一死,她们的人生都与“血”有关,显见是不好的了。

林黛玉所说“折足雁”“过雁哀”,何尝不是雪雁?没有林黛玉,她等于折足断翅,如何活的下去。

注:雪雁绝不会如八十回后续书所说那般背叛林黛玉。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曹雪芹给雪雁的诗是“江山万里雪如此,老雁北风何处滩。欲识阴阳千古梦,乾坤聊在睡看。”本来雪雁和黛玉就是相依为命,但是雪雁偏偏不忠,也就导致自己一人在贾府孤苦无依。
第2个回答  2021-02-04
雪雁是林黛玉从姑苏带到京都的丫头,在京都没有任何亲人。黛玉死后,贾家也败落,雪雁成了离群的孤雁,漂泊无依。
第3个回答  2021-02-04
黛玉的灵柩寄存在湘竹庵,雪雁独自守护着黛玉,她要了了黛玉的心愿,黛玉留下最后的话让她扶灵南下,回家。说是主仆,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姐妹,雪雁站在湘竹庵的山坡上,每天望着远方,盼着林家人早点到来。
第4个回答  2021-02-04
雪雁在林黛玉死后被王夫人和薛宝钗等人发放出去,嫁了一个小厮一起生活,成家立业,不再是贾府中侍奉小姐的丫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