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能力

如题所述

职业能力有三层含义: 一是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 二是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 三是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每个职业都是需要一定的和特殊的能力才能胜任的,如教师要有专业授课能力,总经理要有协调管理能力,这个具体可以在每个职业(岗位)的任职资格中了解到。 职业素质是人的道德、态度、意志等层面的内在素质,还包括在职场上的工作思维、方式,职场规则、常识等,就是怎样做人、做事的能力。 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表现为内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选择与抉择能力、获取与分析信息、整合与利用资源、了解与分析职业环境、处于个人生命周期与职业发展周期冲突的能力、规划职业与转换职业的能力等,是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负责的表现。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人的能力就是职业能力,能力包括职业能力,只有对职业发展有影响的工人能力才可以成为职业能力,所以,大学生在分析自己时,就要将能力和职业联系起来思考一下了。 因为会发生你拼命塑造的能力并不能转换为职业能力的事情,比如你努力地联系打篮球,但是如果你从事的工作与肢体协调发挥能力并不怎么相关的话,那么这个能力就不是职业能力,对于你个人日后职业发展是起不到帮助作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6
最近碰到个事儿,很有感触。
咨询公司的顾问向我要员工薪酬分布的数据。为什么呢,因为我和他提过,我感觉基层业务员管理上各种人力政策有冲突,还提了在某些方面,我们是不是可以参照某某行业的做法。他回去琢磨了一阵,来问我要一个数据,还向我展示了拿这组数据和外部数据对比,可以推导薪酬政策、招聘政策是不是遵循一个人力战略策略,而这个人力策略是不是支持我们在所处的竞争环境中生存。
而推导的结果会发现,结论和我在2009年初某次外部培训后产生的朦胧的想法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我当时有了这个想法后,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和公司领导们提到过这个新思路,但因为想法本身没有经过系统论证,又会对大家以往的理念有所推翻,所以我只敢吹下风,领导们也是当头脑风暴来听的。
能力,不是有本事评论问题,评论是最不值钱的。就如北京的的哥,貌似很有见解,其实不过是复制别人的言论,甚至是按被设计地去传播。
能力的第一层是发现问题,找对问题。但仅仅这层是不够的,有个哲学老师说过,不能解决的问题,本质上不是问题。
能力的第二层是找到解决办法。我以前就老停在这层,想出办法了跟公司相关人一说,他们不听就算了,有时还做下事后诸葛亮,“我老早说怎么样怎么样的么,当时没人听”。其实这是很不专业、很不负责的做法。首先,自己不求甚解,有个想法,却没系统分析、深入论证,跟点子大王似的只停留在感觉状态。其次,因为想法本身缺乏深度,向人推荐只敢点到为止。也因为缺乏论证,所以别人听着当然是似信非信的。最可怕的是,明明是自己没做到位,还事后归错在别人身上,很不应该。
能力的第三层是促进实施、跟踪实施。商业环境,是拿结果说话的。只有转化为执行层面的行为,只有跟踪过程确保出结果,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解决者。这有“定”和“盯”两个过程。要内心强大地定下思路,坚定地在内部充分沟通采纳各方意见,在推销中不断完善这个思路,最后在组织层面决策定下方案。然后就要去盯着实施中的各个细节,盯着大家按这个做。
我最近常常反省,觉得自己不懂得沉默,不懂得表达。
第2个回答  2021-01-06

职业能力分为以下3种:1、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等;2、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像厨师、挖掘机、烘焙师、面点师等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3、综合能力。这是国际上普遍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

第3个回答  2016-06-29
业务技能能力、沟通能力、工具使用能力,思维能力等等。
第4个回答  2016-06-29
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加工作态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