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国首霸的魏国,如何走向了衰落

如题所述

风水轮流转,战国霸主又不只是魏国。

在魏文侯和武侯的努力下,魏国西打秦国,东击强齐,南退楚国,并且开地千里。此外,强大的魏国保持着积极的外交,对于同根生的赵国和韩国采用既打既拉方法,使他们成为了自己的同盟,也不至于他们强大到自己无法控制。特别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已经称霸近百年。诸侯列国无不闻魏色变。
如果说历史按照这种势头走下去,就没有了秦国一统天下。但是,魏国很快让人失望了。
公元前354年,魏国经历桂陵之败。之后,在面对其他诸国围攻时,还能把持霸主的地位。我们可以归于魏国的强大,桂陵之败没有给魏国带来太的影响。
但是,公元前343年,魏齐的马陵之战,使魏国丧失了二十万的精锐。如果历史能给魏国些时间和安宁的话,可能十年或二十年后,魏国可以再次的称霸。然而,对于魏国没有了机会,因为秦国崛起了,并且秦国一直压制魏国到灭亡。在之后的秦魏战争中,魏国一直走着打仗——战败——失地或割地的路子。魏国就是这么成为了二流国家。当魏惠王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感到自己让祖宗蒙羞。
魏国的衰落着实让人感到惋惜,惋惜的背后还有让人深思的部分。为什么强大的魏国会衰落呢?
首先,两条国策的背离,特别是人才的大量流失。魏国崛起,有李克,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魏成,段干木等一大批文臣武将的众志成城,很快有了辉煌的霸业。魏国的衰落,从魏国流失的吴起,犀首,商鞅,孙膑,范雎,张仪,信陵君等一大批优秀人物。这些流失或闲置的人才在他国发挥着巨大的能量,从不同程度上伤害着魏国。正所谓“成于此,失于此”。

第二,战略目标不明。魏国的领土是瓜分晋国和灭国等活动得来了。西部西河地区和中原地区之间的联系被韩国压缩的只能以上党山地所联系。一旦西部有变,东边兵力不能迅速救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土地被吞并。但是东边领土又是一马平川,容易被攻击。如果西部地区失去后,魏国只能等着灭亡了。这也是秦国强大后,魏国没有再次强大的原因。魏国的第三块领地就是中山土地。中山土地是乐羊带着部队花了大本钱打下来的,然而这块土地与魏国大本营不能直接联系。当魏国衰落后,中山国就复国了。

魏国强大的时候,领地貌似很宽广,很稳固。当魏国衰落了,这三块土地都是一个个定时炸弹,让魏国疲于奔命。孙武曾言:“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魏国流失的优秀人才范雎吸取这个教训后,在见到秦王的时候,就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秦国强大了,魏国就遭殃了。看来,没有一个远大清晰的战略目标,纵然你是强大的,风光的,也是坐在一个待喷发的火山上。
第三,外交的失策。三家分晋的初期,韩赵魏三家利益是相同的。因此,三国出现了短暂的大联合。在这个蜜月期,三国中受益最大的是魏国。随着各国的利益分布不均,三国解散是必然的。魏国却采用了打的政策。三个国家关系的恶化到了冰点。在之后的战争中,魏国往往受到另外两个国家的打击或掣肘。魏国的第二的战略圈,是秦齐楚三国。在魏国强大时候,打秦,击齐,据楚,样样成功。貌似魏国很风光,但是魏国衰落的时候,却受到了这三国的打击。特别是秦国与齐国的东西夹攻,让魏国苦不堪言。我们再看看秦国,秦国对内线的三晋小国采取的打,对齐楚燕采取的外交忽悠,但不排除打击。

第四,魏国国君执政能力的下降。在魏国的初期,魏国的国君比较开明和前卫。他们吸纳人才,变革社会,特别在执政的时候胸怀比较宽广。当到了后期,魏国国君除了抛弃祖宗的优秀经验,还换上了稀缺心理综合症。当秦国打到魏国的国门口,魏国国君采用消极的政策。在他们的眼中正剩下了怎么简单的退去强敌。因此,我们只能看到魏国的割地历史。我们可以看看赵国的表现。当赵国首都告急的时候,赵国国君对内安抚国内的臣民,积极备战;对外展开积极的外交政策,尽可能的争取其他力量的加盟。在一系列的努力下,赵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存活机会。

当你处于弱势或稀缺的时候,适度的压力和注意力是可以。如果只注视着视野的那点事,我们很容易被压垮的。因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是在视野之外寻找。
总之,魏国的崛起是抓住了时代的天时,然而又丧失了地利和人和。魏国的强大后急速的衰落是必然。在惋惜声中,我们也只能从中得到些启示,以便自己更好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