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发展目标是什么?

如题所述

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系统的子系统本身就是复杂系统。以城市系统为例,城市规模、城市体系和城市结构都具有分形特征,这表明城市系统具有空间复杂性质。

以城乡系统之间的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为依托形成的城乡之间的信息流、人流、物流,将城市和乡村紧密的连接起来,由此而形成的城乡系统空间结构,市,县,乡镇,村的城乡等级结构,反映了城乡复杂系统的高度结构化的特点。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要看到,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

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说,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要避免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更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第2个回答  2020-10-13
中国的城乡最终的发展目标是:

一、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

“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

三、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四、城市生活和谐宜人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

五、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
第3个回答  2020-10-13
中国的城镇化最终的发展目标是:
一、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
“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

搜狗问问

三、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四、城市生活和谐宜人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
五、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
第4个回答  2020-10-13
1978年, 惠及中国城乡的改革开放开始, 形塑了以市场驱动为作用机制的城乡分治的关系模式。这一阶段城乡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城乡二元结构强度增加, 加速了城乡二元结构固化。

改革开放初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及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合力激发了农村的发展活力与生产效率, 促进了城乡要素资本的流动。与此同时, 我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城乡差距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着手探寻解决之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策文本上提出了合理规划小城镇, 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帮扶支持, 旨在打破城乡差异, 推动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可以说,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系列改革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社会矛盾, 促进了城乡关系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但是, 从1984年开始, 政府将经济体制改革转移向了城市, 在市场的驱动之下, 农村大量的资源、要素、资本都流向了效率和回报都更高的城市。由此, 我国城乡差距又逐渐扩大, 城市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发展相对落后, 城乡之间矛盾再度扩大, 城乡失衡问题严重。总体而言, 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的时期里, 城乡关系相比之前的30年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尤其制度层面强制性的工农剪刀差的现象得到了缓解, 但是, 由于经济发展的导向因素, 城市发展更为明显的快于农村, 而且城乡差距仍然呈现扩大的趋势, 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治特征依然明显。

(三) 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 (2002—2012年)
新世纪以来的十年间, 在国家政策与实践的共同推动下, 中国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提出, 使城市与农村被摆在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平等位置, “三农”问题被妥善放到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加以综合考量;城乡体制改革及资源要素结构的调整和再平衡, 有效遏制了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20]。城乡关系在实践中呈现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格局。

2002年, 党的十六大突破性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其中,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化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等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失衡的诸多方面, 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 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1]。紧接着, 十七大在城乡发展理论上再次创新, 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成为探索新型城乡关系的新指南。可以说, “统筹城乡发展”“两个趋同”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提出标志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认识上与实践上拐点的到来。一系列政策导向下, 中国不断在财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投入, 积极探索农村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方案, 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当然, 在这一发展阶段, 城乡关系也面临许多问题。其中, 如何发挥农村自身在城乡关系构建中的主体性作用, 依旧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