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出自哪部史书?

如题所述

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 原文: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译文:张乖崖拿过笔来,上面判他说:一天偷一钱,一千天就是一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意为水不断下滴,可以洞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至于这种说法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据《汉书枚乘传》西汉辞赋家梅成,在刘英处担任阆中,上书,劝其不要造反,平时要多加小心,才能避天谴,立于不败之地。梅成在《上书》中说:“泰山穿石,断扁担。水不是石头的钻石,而是索妃木的锯子,逐渐使它自然。”意思是:泰山的泉水可以淌过石头,打水的井绳可以磨掉井架。水不是钻石头的钻头,井绳也不是锯木头的锯子。正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摩擦使他们变成这样。梅成是如何想到用“穿石”和“破干”来比喻“磨底,不见失,有时无所不为”的?他受到荀子的启发。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著有《荀子》

说到“绳锯断木,水滴石穿”,也有一个严酷的故事。宋代罗大靖在《鹤林玉露》卷十中说:张瓜亚任重阳县令时,仓库里出来一个小官吏。张在鬓角和头巾下找到一枚铜钱。一追问,原来钱就在仓库里。可爱的克里夫命令他玩棋盘。小官员勃然大怒,说:“什么是小钱?值得打我吗?你可以打我,但你不能杀我?”县令立即写了一本快书,裁定道:“一日一钱,千日千日,绳锯断木,水滴石穿。并亲自拿起剑,走下台阶,杀死了小吏;然后向上级申报,弹劾自己。在这里,“一绳锯一木,一滴水穿石”被用来比喻日积月累。

《荀子劝学篇》云:“持之以恒,朽木不可雕也;持之以恒,金石可破。”意思是:如果你停下来,停下来,即使是腐烂的木头也会被砍掉;如果你坚持不懈地雕刻,那么金属和石头也可以雕刻图案。成语“锲而不舍”就来源于此。所以荀子非常强调主观努力。强调别人和自己的主观努力。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云:“勤雕烂木,细导梦泉。”挺有意思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一绳锯一木,一滴水穿石”的精神无非是一个“勤”字。比起孔子骂学生“朽木不可雕也”,你应该有更多光辉的思想。原载《今昔谈》.

从《汉书枚乘传》开始。如下:泰山之滑穿石,单极之断茎。水不是石头钻,而是索妃木锯。如果你叫它你的丈夫,它会更糟的石头;如果你慢慢来,你会通过的。石头被称为测量,但它丢失了。十壁木,最初是作为耕者而生的,可以划,但绝对可以,而且可以用手拔出来。根据它的不成熟,它不是先成型的。磨它的底,看不到它的伤害,有时候全做了;种树养畜,不见其利,有时大;积德,不知其善,有时用之;弃义讲理,不知其恶,有时死。我希望国王按照他的计划去做,这对不朽者来说是一条艰难的路。西汉辞赋家梅成,在王武刘英手下当郎中,给王武写了一封信,劝他不要造反。他平时要多加小心,才能避免麻烦,立于不败之地。梅成在《上书》中说:“泰山穿石,断扁担。水不是石头的钻石,而是索妃木的锯子,逐渐使它自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