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要简短

急急急!!!!!!!!!!!!!!!!!!!!!!!!!!!!!!!!!!!!!!!!!!!!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239.html?wtp=tt#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6
7000年前就有丝绸

早在7000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就已发现了蚕茧的纤维性能,从事养蚕、缫丝业,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纺织出了绚丽的丝织品。

民间传说,养蚕是黄帝时代发明的,有些史书中也记载了这些情况。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西陵之女嫘祖为皇帝元妃,始教民育蚕,始治丝以供衣服。”可见养蚕缫丝之术在中国由来已久。

“早在7000年前,原始社会的人们就已发现了蚕茧纤维利用的秘密,大约在5000年前,蚕的家养时代就已开始了。”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也就是在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中国人织造的精美丝绸,就通过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渐西传到了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但是,这也是人们能够找到确切证据的记载。其实关于丝绸的西运,专家认为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人们曾经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发现了中国的丝绸。

人们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出蚕纹和编织图案,在“文化”的遗址中发掘了世界上最早的丝质绢片、丝苇、丝线等丝织品实物。专家认为,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大约在4世纪传到中亚、西亚,大约6世纪的时候传到东罗马。

丝绸传到西方后,引起了上流社会的重视,据说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曾经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结果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因为这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古罗马的人把中国称之为赛里斯,意思丝国。古罗马人喜欢中国丝绸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万里迢迢,难以得到“物以稀为贵”;其次,当时西方人衣服的材料主要是麻和动物皮毛。这些材料制作的衣服在夏天非常热,远远不如丝绸凉快。

最初中国的丝绸是通过安息或印度的客商贩运到希腊和罗马的,后来人们对丝绸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价格也逐渐提高,不断有商人加入到贩运丝绸的行列中。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养蚕缫丝技术进行保密,这个秘密得以维持了很久的时间。但它是挡不住养蚕技术的西传。因为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及广阔的市场对人们产生了非常大的诱惑力。

玄奘笔下的故事

对于养蚕技术的西传,至今有着多种说法和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与玄奘密切相关。玄奘高僧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他曾经将到印度取经过程以及在路上看到的情景记述了下来。在《大唐西域记》中曾经给人们记述了一段养蚕技术西传的故事。他记录的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唐人所说的古时候),新疆和田一带有一个国家叫瞿萨旦那国,过去这里的人们是不会种桑养蚕的,后来他们听说东国(东边的一个国家)善于种桑养蚕,就多次派遣使者前去求蚕、桑种。东国国王坚决不给,而且还下令边关严禁蚕、桑种出口。事情不好办了,这个瞿萨旦那国王想了一个好主意,采用求亲的办法,来麻痹东国国王的戒备之心。于是他派人带着重礼向东国公主求婚。这时,东国国王也在考虑向西边扩张势力,自然就答应了求婚一事。迎娶公主时,瞿萨旦那让迎娶的使节告诉公主,我们这里可没有丝绸,如果公主要做衣服的话可以把桑蚕种带来,以便将来为她做衣服。于是,公主按照专使教的办法,就秘密弄了一些桑蚕种,放在自己帽子里面。到了边关,所有车辆都被仔细地检查过了,唯独公主的帽子无人敢动。这样,东国的桑蚕就到了西域一带。唐玄奘取经路过还专门到这里参拜了供奉桑蚕种的寺院鹿射寺,看到几株大桑树。

这个故事流传得比较广,在藏文《于阗国记》、在和田的一个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相关的记录。但是专家们认为:故事中的东国可能是鄯善国。因为史书至今没有发现在公元2世纪左右中国公主嫁入于阗的记载。只有在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将一个宗室女儿嫁给了于阗王。而这时候,玄奘都已去世了。因此人们认为这个故事中的东国,并不是中国,最大可能就是西域的某个国家。专家们推测,这个东国可能是鄯善。

僧侣带到了地中海边

蚕茧传入西域后,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继续西传。西传的蚕茧如同火炬一般,在一个个运动员的努力下,最后传到了欧洲。当然,它的西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自然要通过层层的关卡,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无独有偶,桑蚕传入欧洲也是通过秘密渠道进行的。生活在公元6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柏洛科匹斯曾经记录了蚕茧传入欧洲的经过,这是通过僧侣西传的。

当时,有几个印度僧人到了君士坦丁堡(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东罗马的首都),这些僧人探听到罗马人不愿意从波斯购买丝绸后,就给当时东罗马的皇帝哲斯丁出了一个主意。说他们曾经在丝国(中国)生活过多年,掌握了养蚕技术。皇帝听完后,对僧人许诺,一旦养蚕成功,将给予重赏。于是这些僧人从印度取来了蚕种,在东罗马境内养蚕。他们的养蚕技术是间接从中国传入的。对于蚕茧的传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是东罗马的养蚕技术是直接从中国传入的,是一个波斯人费尽周折带来的。

无论如何,丝绸织造技术作为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生活的享受,而且也成为了一个文化的载体。
第2个回答  2013-03-01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第3个回答  2013-03-04
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名称的由来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洛阳为起点。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 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第4个回答  2013-02-27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