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什么叫体词、谓词、加词

如题所述

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
①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
②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
③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区别词又叫非谓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而属性往往是对立的,所以区别词常常成对或成组出现,如男—女;慢性—急性;大号—中号—小号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1
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
体词 指主要语法功能是充当主语和宾语的一些词类。
与“谓词”相对。
如汉语的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等。

谓词 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汉语的体词包括名词,处所词,时间词,方位词,数词,量词和一部分指代词;汉语的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部分指代词。
谓词
用来描述或判定客体性质、特征或者客体之间关系的词项。
例如:
"猫是动物"一句中的"是动物"就是一个谓词,而"猫"是客体。
"3 大于 2"中"大于"是一个谓词。
谓词常项
表示某个确定判定的谓词称为谓词常项。如上述两个谓词"是动物"、"大于"。
谓词变项
尚未确定的谓词称为谓词变项。例如用 P(3,2)记一个谓词变项,可以表示 "3 大于 2"、"3 小于 2"等等。
n 元谓词
在一个命题中,若有 n 个客体名称与谓词相联系,则称该谓词为 n 元谓词。
如上述"是动物"为一元谓词,因为只有"猫"这一个客体与之相联系。
而命题“3 大于 2”中的谓词“大于”与两个客体联结,是一个二元谓词。
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有动词构成,依据其在句中繁简程度可把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两类。不论何种时态,语态,语气,凡由一个动词(或动词词组)构成的谓语都是简单谓语。例如:
I like walking.(一般现在时主动语态)
I made your birthday cake last night. (一般过去时主动语态)
It is used by travellers and business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
复合谓语也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由情态动词,助动词+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构成的复合谓语:
What does this word mean?
I won’t do it again.
I’ll go and move away the bag of rice with Lin Tao.
You’d better catch a bus.
第二种是由连系动词+表语构成的复合谓语。例如:
You look the same.
We are all here.
The weather gets wamer, and the days get longer.
Keep quite and listen to me.
He looked worried.
We have to be up early in the moming.
Is Bill in?
School Is over. Let’s go home.
My pen is in my bag.
I feel terrible.
I* fell tried all the time.
He seemed rather tired last night.
连系动词和表语在意思上紧密联系,不宜分割;有关动词的种类这方面知识在课本中已有介绍,此处不多说了。

加词”是《马氏文通》中的重要术语,但是《文通》却没有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加词”却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过去的学者认为《文通》中的“加词”有两种,或者三种,七种,本文认为它有八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