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山是怎样形成的?

如题所述

岩石的可溶性。

喀斯特地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桂林山水属于峰林喀斯特、桂林七星岩属于落水洞喀斯特、四川黄龙属于钙华喀斯特、云南石林属于溶沟喀斯特等。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根本原因在于岩石的可溶性,这种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

据中国甘肃网报道,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的石灰质含量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因此其被溶解分割后的形状也不同,于是便形成了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喀斯特地貌。

此外,气候对喀斯特地貌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如我国西南部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因此岩溶作用才能延续进行。

扩展资料:

桂林山的地形:

1、石山——四周壁立拔地而起的奇峰

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峭峻,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蚀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它和土山以流水冲刷坡面,并使山坡由急向和缓演化相反,石山山坡上无散流、暴流产生。

2、“逢山有洞”的石山“脚洞”

峰林石山地形特征是“逢山有洞”,有的不止一个,如桂林七星岩即有5个洞口。但是最奇特的要算“脚洞”了。脚洞是在石山山脚形成的洞穴,故名“脚洞”。它的地形特征是沿着地下水面发育的。所以,脚洞内部一般都有广大的洞穴系统。

3、峰林石山上的“穿洞”

当脚洞上升之后,高出地下水面时,穿过石峰的脚洞,就叫做“穿洞”。这是由于地壳上升了,或者地下水面下降了。从前的脚洞就成为没有流水、积水的干涸洞穴,洞底也高出平原地面,变成为于半山上的洞穴,由于洞穴穿过石山,故名“穿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奇山、溶洞、怪石,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桂林的山都是石灰岩,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要问桂林的山是怎么形成,就是问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其原因很复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四十亿年前,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是现在的20万倍,那时的大气中70%是二氧化碳。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如此巨量的二氧化碳消失殆尽,并给地球创造了一个适宜生物,包括我们人类居住的环境呢?是因为水,是因为地球上的海瀚海洋。

  由于有了海洋,二氧化碳就被溶解在接近于中性的水中而变为碳酸溶液,溶液不断地中和岩石中的钙离子,形成了碳酸钙沉入海底。碳酸钙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地球上有那么多的石灰岩,就是由二氧化碳与地壳中的钙元素结合并且逐渐沉积而形成的。石灰岩原来是沉在海底的,由于地热的作用,地壳在不断地运行过程中,经过几亿看的运动、变化,原来的海底,变成了现在的陆地,形成了现在的喀斯特地貌。今天我们在贵州、广西的石灰岩中还可以发现大量海洋生物的化石,这些化石证明了地球上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一种不能溶解在纯水中的物质,但却可以溶解在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当中。潮湿的气候再加上亿万年雨水的冲刷,把石灰岩的地表溶蚀成高耸的尖峰和幽深的峡谷,形成了"无峰不奇,有山必穴"的喀斯特地貌。

  表面上看石灰岩是十分坚硬的,但是由于它们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所以就会被水雕刻成地表上的奇峰怪石。同样由于水的作用,地表下也会被蚀刻出大大小小、神秘莫测的溶洞。由于在山体上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涵养水源,雨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渗到山体当中,一点一滴地溶解石灰岩,把它塑造成美丽的钟乳石和秀气的石笋,有的地方还会形成了地下石林的自然奇观。在黑暗的洞穴里,伴随着滴滴嗒嗒的水声,石灰岩经历着几十万年、上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地下龙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9-04
桂林的山以及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
是由于石灰石经过长期的雨水侵蚀所形成的

这只是我的记忆,不太详细。
第3个回答  2006-09-05
经过风化水流形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