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风波主要内容 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别告诉我点评

《风波》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

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

《风波》这篇小说围绕“辫子”的有无展开情节,事件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感情变化,在结构上完整地遵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的程序演进,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

又“注彼而写此”,场面不大,个个人物鲜灵生动。小说最后写“新近裹脚”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样子,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且留下深长的余味,其精警深刻,发人深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17年7月1日,封建军阀张勋拥溥仪复辟,复辟时要求百姓留辫子。鲁迅在他的一篇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中说:“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张勋的‘复辟’。

一不小心,辫子是又可以种起来的,我曾见他的辫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对于没辫子的人们真是气焰万丈。幸而不几天就失败了……”“……我曾在《风波》里提到它……”。

这篇小说即取材于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这篇小说写于1920年8月(据《鲁迅日记》),最初发表于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1号,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赏析:

《风波》描写的这场发生在一个狭小空间和几个极平凡的人物之间的闹剧,有声有色,颇有“尺水风波”之感。这得力于作者在情节结构上的精心安排。

小说以张勋复辟的消息和傍晚乘凉的习俗把所有出场的人物都调集到七斤们吃饭的土场这个空间场所中来,用辫子问题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再充分利用人物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复杂微妙的关系: 六斤“吃炒豆”引起九斤老太的唠叨“一代不如一代”;她的骂声引起七斤嫂的不满和申辩。

七斤嫂将未消的怨怒转向刚回家的丈夫;紧接着,赵七爷出场,七斤嫂的一句陪笑探问,引出赵七爷的一番吓唬;于是,七斤嫂指着七斤骂,又引起和七斤的争辩,与八一嫂的矛盾。

对孩子的打骂……一个人物触动另一个人物,使另一个人物作出反应;这个人物又触动了其他人物,使其他人物作出反应。如此循环往复,情节越来越紧张。

人物的思想风貌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展示得越来越清楚。这样,从风波顿起到风波停息,情节结构十分紧凑,既平实而又曲折,既单纯而又丰满。

《风波》的语言,除了富有动作性和激动力,在小说中起到勾连情节的作用以外,还有个性化和讽刺性等特点。由于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各个人物写得各具特点,神态毕现。

如七斤迟缓,粗鲁的语言,反映了他麻木愚昧的灵魂;赵七爷故作高深,不紧不慢的语言,显现出他狐假虎威,报复欲极强的心理特征;九斤老太不停地抱怨的“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

写出一个农村老太的形象;而七斤嫂的巧言申辨,泼辣责骂和狠毒的泄愤,活灵活现地刻划出一个巧滑好胜而愚昧的农村媳妇的性格。语言的讽刺性表现在对赵七爷、七斤等人的描写上。

如写赵七爷,先用褒赞的语言说他“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这是用村人们的口气来介绍人物;紧接着说:“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

这是作者自己对人物的主观评价。采用这种时褒时眨的语言,造成讽刺性的喜剧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周围人的愚昧荒谬。

形象的细节描写,在《风波》中也起着刻划人物、突现主题的重要作用。如赵七爷穿宝蓝色竹布长衫的细节。七斤嫂知道他是不轻易穿这件长衫的;三年来只穿过两次。

而每次都一定是于他有庆,于他仇家有殃的。现在是第三次。七斤嫂一想到两年前七斤曾骂过赵七爷,便立刻觉到七斤的危险,于是“心坎里突突地发起跳来”,惴惴不安地陪笑询问。

这才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一细节起到了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又如赵七爷把盘在头上的辫子放了下来,过了几天又盘了上去的细节。这辫子的细微变化。

在情节结构上,是风波乍起和风波结束的标志。同时,它反映了赵七爷的封建奴性思想和随机应变、毫无操守的性格。它还形象地提醒人们: “一不小心,辫子是又可以种起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8

风波》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

《风波》的开篇是一般景物环境描写,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空间顺序描绘了江南小镇乡村的风貌特点,同时奠定了小说的社会基调,即不是繁荣、先进的大城市,不是北方地区,而是江南的一个小小的乡村。这段自然场景的细节描写,正是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没有根除封建主义在民间的思想残留。

而接着描写的一个文人诗兴大发则是精巧地揭示了当时的文化背景,他们这些文人坐在酒船悠闲赋诗便是讽刺了封建文化教育下的文人骚客虽身处动荡的乱世和国家变革时期,仍妄想独善其身、苟全性命、洁身自好,既不关心社会民生,也不关心民族危亡。

九斤老太和赵七爷这两个封建守旧代表多次对比了“ 从前的长毛”和“ 现在的长毛” 的联系和区别,暗示了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和资本主义领导的革命都具有局限性,只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工人阶级才能根除封建主义,挽救中国革命。

扩展资料

《风波》小说以辫子事件为主线。小说中有两条辫子,一条是七斤已剪掉的辫子,另一条是赵七爷的辫子。前一条实际不存在的辫子贯穿全文,后一条则辅助性地说明了故事背景的变化。

风波是由辫子引起的——在第一部分的后面,辫子预示了风波即将来临;第二部分所写的这场风波的发生、发展、高潮,也集中在辫子上;在第三部分里,赵七爷“辫子又盘在顶上了”——这条辫子的盘起,宣告张勋复辟的失败,于是风波平息了。

总之,小说的三个主要部分,故事的开端、发生、发展、结束都是以辫子为事件的中心贯穿起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波 (鲁迅著短篇小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21
描写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又分三层,第一部分写景,写晚餐前恬静的田园风光:第二层写家庭中婆媳之间的争执;第三层写七斤和七斤嫂听说皇帝又要坐龙庭,因为没有辫子而苦恼。第二部分写封建遗老赵七爷、八一嫂、众乡民围绕辫子问题展开的一场争辩。第三部分写村民对七斤的疏远和七斤家境的黯淡。第四部分写张勋复辟失败,皇帝不坐龙庭了,村里有一切如旧,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到头顶上,七斤又受到了众人的尊敬,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28
鲁迅的《风波》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反映的是清末民初张勋复辟那个阶段的事情。且看鲁迅是如何用短篇来反映时代特征的:
七斤因经常往返城里,消息灵通,因此颇受鲁镇人尊敬。他被革命党剃了光头,刚开始还觉得没什么不好,可过不久,又惶惶不安起来,因为听说皇帝又坐了龙庭。
接着便是小说中最经典的人物出场了: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30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
这一笔可谓光彩照人。赵七爷的一条辫子,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时代的变革和那个时代特有的气象;赵七爷的一条辫子,也生生道出了所有小人物的无奈:变革是上头的事情,小人物没有自主的权利,一个不小心还要人头落地,只能取中庸之道,明哲保身。其实在现实社会,我们很多人依然是“赵七爷”,或多或少有赵七爷的因子。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6
鲁迅的风波很久以前读的了,记忆不清楚。风波要表明的就是,国民容易随着时势而决定自己的行为,而心里其实并没有怎么看重那些问题。比如说,辫子的剪除,其实并不甚重要,不剪除也不见得重要,只是大家非要以此作为一种菲薄的优势来压制别人。阿Q正传里面也是这种表达态度。而那个结果只是一种黑色幽默式的嘲讽。张勋复辟终于是失败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