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月末教师联欢,我是个刚毕业的女教师,要主持这个联欢会,该怎么准备,注意些什么呢?

我现在连学校的老师都还没认全呢,所以比较紧张,怎么做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呢?
该怎么主持?
如果有好的建议的话,我一定追加赏分!!!

一、协调好关系
参加联欢会的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主持人应把争取每一个人,让大家都玩好作为自己工作的宗旨。因此主持人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
1.对活跃者要发挥其骨干作用。
这类人或是“舞星”,或是“歌王”,或是“侃爷”,也可能是“大师”,他们是主持人手里的王牌。能否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对联欢会是否成功有很大影响。除了计划内的表演外,关键时刻,主持人千万别忘了他们。比如领导来看望我们,主持人除了接待外,不免要“点将”了,表演些相当水平的节目,不仅能表达对领导的尊敬,也显示了我们的实力。
2.对随大流者,要找到“闪光点”。
每次联欢会,这类人都会占很大比例。他们可能自以为特长不算太长,优点不算太优。但在事实上,他们可能有的小品表演很有特色,有的哑剧表演有独到之处,有的讲故事很引人入胜,有的
人模仿能力相当强。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一无是处”。掌握了这些情况,主持人就要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的“闪光点”闪光。别老让他们坐着,那样既影响节目的来源,又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致使联欢会相对逊色。
3.对沉默者,求其一鸣。
这类人为数不多,但每次可能都有。他们一般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不足。认为节目不好,拿不出手,或者怕表演不好,当众难堪。坐在那总想,别人都上场了,自己不上场,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别人会怎么看,同时心里也会痒痒得想上场,却只是怕。正是这种心理,使他们像长久沉默的火山。主持人应恰当的引发,消除其心理症结,使其有一瞬间的爆发,不要让他们成为“死火山”。下面举个例子:
一次联欢会上,有个很腼腆的女孩小A,始终文静地坐在那,除了鼓掌和微笑,没有别的举动。利用节目间隙,笔者对同学们说:“下面请大家猜猜,在我们今天的联欢会上,我们最忠实的观众是哪一位?”很多同学喊:“小A。”我便走到小A面前说:“首先对你成为最忠实的观众表示祝贺,对于大家的盛情,你想答谢些什么?”小A微笑着站起来,说:“我给大家唱支歌吧。”唱完后,连笔者都很惊讶,好家伙,还真人不露相呢!
本例中,笔者用“答谢”一词,是有所考虑的。如果你说“表演”,但她却有可能只是侃几句。你说“说几句”,她却可能准备表演些什么。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双方都会很尴尬的。因此,笔者选用“答谢”,让人家自己把握主动权,想说即说,想演即演。同时用“答谢”,也会使同学们感到亲切,即使人家表演有失误之处,大家也会谅解。
4.对来访者。
联欢过程中,总会有朋友、老师及领导来参加。主持人要代表同学接待好,来时要表示欢迎,安排就坐,递烟倒茶。走的时候要送送,别忘了说:“欢迎您再来。”这里面,对不同对象,有个不同的着重点:
(A)对老师和领导,重在做好介绍。由于老师和领导的学识和地位,同学们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尊敬感和亲切感,希望通过这样的接触机会能互相有个了解。主持人掌握这些信息,就要注意做好介绍和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做好交流的媒介。介绍时,要注意时有沟通,别把人家“晾”在那。比如对一位老校长,不妨这样介绍:“(面对同学)这位是×校长,渊博的学识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老校长在我们学校是个举足轻重的人。(面对老校长)×校长,了解您的人都说,您不仅是个著述颇丰的学者,也是一位忠厚可亲的长者。作为过来人,您准备为我们谈些什么?”
(B)对朋友,贵在宾至如归。先要看是哪位“勾”来的,摸好底,再决定如何处理。举个例子:一次小张带他的男朋友小李来参加晚会。笔者便用调侃的语言对小李说:“从名分上讲,小张是娘家人。我代表娘家人问你一句‘以后你要把她领走,那么今天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小张很调皮,抢着说:“啥也没带。”笔者说:“真女大外向,没带咱就罚,大家说,罚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天仙配!”结果可想而知了。这一“插曲”的插入,给同学们顿时注入了兴奋剂,使晚会达到新的高潮。
二、衔接好节目�
1.整体设计。
联欢会都有开场、高潮和结束。主持人心里要有谱,有选择有目的地穿插好节目。比如开始时安排些独唱、合唱,争取开门红。高潮时安排迪斯科、霹雳舞等节奏感强、气氛热烈、参加人数多的节目。然后,可以跳一段交谊舞或做一会游戏,放松一下。接着书归正传,小品、相声等压轴节目轮番上场,最后,最好安排个合唱,同学们唱着歌、打着拍子,让联欢会在歌声中结束。
2.局部处理。
表演前可就节目背景及表演者特长、趣事等,做些简明介绍。②表演后适当做些引申和总结。例:一曲《破烂王》歌罢,反应强烈,笔者风趣地说:“看来捡破烂的大受欢迎,这说明城市卫生确实有问题。”这种引申可使同学们在笑声里进行深刻的反思,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节目间可插入些谜语。笔者选用本班同学的名字做谜底,这样机会均等,同学们都愿猜,对者有奖,错者挨罚。谜语不要太难,假如太难,同学们都猜不出,会影响联欢会的情绪,这就与我们本来的愿望背道而驰了。�
三、调整好气氛
即要注意把握火候。主持人利用具有即时性、针对性、丰富性、周密性、鼓动性的语言,上下五千年,纵横几千里,缘景布情,现炒现卖,出口成章。具体阐述如下:
1.方言口语的运用,要俗而不粗。例:歌曲《到哪里去找那么好的人》唱后,笔者说:“这首歌唱得很好,唱出了心里话。我看就不要到操场、影剧院‘撒眸’去了,大家商量一下,争取内部解决,怎么样?”
2书面语的应用,要雅而不怪。例:王×刚选为书记,工作阻力很大,于是笔者这样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点亮了星,第二把火点亮了灯,第三把火点着了同学们的热情。当然要想联欢会开得好,还要李×(歌星)这个加油站,还得张×(侃爷)这个电吹风!”
3形体语言的应用,要巧而不媚。在联欢过程中,总有有声语言照顾不到的地方,这时形体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可用眨眼、点头、微笑、打手势等,进行小范围局部的交流,这就需要随机应变,见机行事了。

参考资料:http://www.ycyz.net.cn/readnews.asp?newsid=31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25
让你当主持人,你很荣幸,刚刚参加工作,正好是表现的好机会,要充分利用阿!让你当主持人,说明你占很大优势,第一年轻,第二漂亮,第三你有人缘,第四他们相信你。所以就不要紧张了。我看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充分准备,现场脱稿,千万不要拿稿念;
2、多歌颂老教师的丰功伟绩,多歌颂学校的成长壮大;
3、表演几套自己的拿手节目;
4、与下面的教师互动,鼓动更多人参与节目;
5、不冷场,要有号召力、煽动力,敢于调动一切,关键时候自己的语言能跟上去,自己的节目随时能拿出来;
6、注意调动异性教师的情绪,他们往往会助你一臂之力;
7 、控制节奏,掌握时间,晚会高潮一过,应考虑马上结束。
说穿了就是个玩,祝你玩得高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2-25
下面说细节,大部分内容源于个人培训心得.
1.时刻保持微笑.
2.右手手掌向上指人,同时腰略微压低,对方说完后,做简单的复述.表示赞同,掌声.
3.估计你会有排挡,事先弄个主持稿,熟悉下,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准备.如冷场.
4.准备些游戏.这个在网上很容易找到.通过游戏我们能领悟到一些哲理的最好.
5.道具,会场,音效,提前到达会场,熟悉环境.
6.心态:
1)下面的都是大萝卜.
2)下面都是我的学生.
3)即使我说错了他们也不知道.
4)我的地盘听我的.
7.补充体态:紧张的话双脚崩直抓紧地面,双脚与肩同宽,深呼吸.
似乎想不到什么了.
相信你能做的很好,如上内容有段乱,希望有所帮助.加油
圣诞快乐!
你最棒.
第3个回答  2008-12-25
1仪表
2心态
3熟悉嘉宾的一些必要内容
4自由发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