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古汉语中的状语和定语啊,谢谢

如题所述

表示方位的,比如“于某处”(在什么地方)就是状语,多修饰动词。古文中的状语一般都是后置的,跟我们现代文表达不一样。我们说“我在教室里学习”古文就会表达成“学习于教室中”其中,“于教室中”就是状语了。

定语多修饰名词。定语有前有后,放后面的就是后置定语。
1.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
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
3.用“者”又用“之”。
如:“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25
看修饰什么词,状语修饰动词,定于修饰名词
第2个回答  2008-12-25
状语后面跟着是动词性的词,定语后面跟着名词性的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