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略谈谈城市化的负面影响

包括对环境,生态,社会,人的影响

1、粮食问题

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粮食进口率逐渐增高,使得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政局稳定。

2、大城市病

当今中国的大城市病已经相当严重。交通拥挤、资源紧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困扰着城市的进步。中国大城市的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圈开始在中国部分地区出现,而许多特大城市也开始着手兴建“卫星城”希望能解决大城市病的诸多问题。

3、城市职能转化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


扩展资料:

积极意义

1、人口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逐渐转移。

2、工业发展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3、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4、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1
看看其他发达国家的城市、农村现状就知道了,农民失去了土地,除非有钱有能力,不然就要一辈子打工,虽然现在也是打工,但最后有个归宿。城市好是好,但更多的人生活在城市的底层。换句话说城市化就是国家以最少的公共资源覆盖大多数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衣食住行医等各方面的压力山大,目前日本有些城市就面临这种现象。我认为新农村的决策既提高了生活水平,也缓解了衣食住行方面的压力,只是加重了公共资源方面的支出。因为人员分散,国家要建设更多基建设施覆盖人们。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由于城市化,使得各类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地区,挤压了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城乡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一点城里人不大容易感受到,城里人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市面貌不断变化,生存质量不断提高。但是这个提高的背后是什么呢?背后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没有多少发展,甚至进一步的凋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6-03
到时连大米饭都没得吃了。
第4个回答  2006-06-03
交通阻塞,住房紧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