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管天气的神是谁?国内外的都要!!

如题所述

  一.中国
  1.上古人们的“万物有灵”观念中,有视自然界风、雨、旱、雷、云、虹、雪等等气象现象,无不通寓神灵之性,这在上代神话故事里不乏其说,在殷墟甲骨文中也有所揭示。
  《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云:“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风师又称风伯,魃为旱魃。凡风、雨、旱皆成为人格化的天神。《韩非子•十过》云:“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淮南子•原道训》云:“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当系同一神话。旧注有谓“雨师,毕星也;风伯,箕星”,按此殆出自《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以及《洪范》:“星有好风,0177@星有好雨”,旧注,“箕星好风,毕星好雨”,当是神话想象与俗信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淮南子•本经训》有云:“缴大风干青丘之泽”,高诱注:“大风,风伯也,能坏人屋舍”。《离骚》云:“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甲骨文风字从鸟作,似有这类神话背景。《太公金匮》有谓“风伯名姨”。《帝王世纪》称黄帝“得风后于海隅”。则男性风神又有传为女性天神者。大凡说来,风伯、雨师似为东南地区先民心目中的崇拜之神,旱魃似为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先民的信仰之神。

  雨师又称■、■翳、屏臀。如《天问》云:“■号起雨”,王逸注:“■,■翳,雨师名也。”《山海经•海外东经》云:“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郭璞注:“雨师谓屏翳也。”《风俗通》又有谓“玄冥,雨师也。”
  历代雨神:
  赤将子舆者。黄帝时人也。不食五谷而啖百草华。至尧时为木工。能随风雨上下。时时于市门中卖缴。亦谓之缴父。
  周礼春宗官伯日礼司命。风伯雨师星也。风师箕星也。雨师毕星也。玄谓司中司命文昌第四第五星也。案抱朴子曰。河伯者。华阴人。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又五行书曰。河伯以庚辰日死。不可治船远行。溺没不返。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之焉。

  魃为女性旱神,一称旱魃。《诗•大雅•云汉》云:“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毛传:“魃,旱神也。”又称耕父,则变为男性旱鬼,《山海经•中次十一经》有云,丰山“神耕父处之,常游清冷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旧注:“耕父,旱鬼也。”《淮南子•主术训》有云:“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大概上古时期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通将旱魃视为虐神。

  先民出于对雷响闪电威力的恐惧,又有雷神之类的崇拜,并基于原始思维,而有神话的再思考。《山海经•海内东经》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入头,鼓其腹。”雷鸣降隆,容易与鼓声发生联想,但必当在有鼓后方有之。鼓在龙山时期已颇流行,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即出有鳄鱼皮作鼓面的木鼓和陶鼓。据说陶鼓的始见,可上推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大位口文化时期。大概雷神鸣鼓的神话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雷神又称雷兽,《大荒东经》有云:“黄帝得之(夔),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郭璞注:“雷兽即雷神也。”是天神的雷神又被拟为动物神。但在多数神话中,雷神总以人格化的神出现,有时称作雷师,《离骚》有云:“雷师告余以未具。”一称雷公,《楚辞•远游》云:“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论衡•雷虚》有云:“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扣击之音也;其魄然若敝裂者,椎所出之声也;其杀人也,引连鼓相椎,并击之矣。”甲骨文雷字有作连鼓形,一辞云:“……呼摧……雷”,《说文》谓:“摧,敲击也”,似商代已有类似的神话题材。甲骨文又云:“贞兹雷其雨”、“贞雷不惟祸”,知商人心目中的雷神,有致雨和作祸惩戒人间的神力。
  旧说有谓雷公名丰隆,如《穆天子传》云:“天子升于昆仑,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注谓:“丰隆,雷公也。”此盖以雷声隆隆如连鼓相椎而得名。但丰隆又有被说为云师或云神之名。如《离骚》:“丰隆云”,王逸注:“丰隆,云师。”又《楚辞•九歌》有祭云神之《云中君》篇,王逸谓云中君即“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按此说似有误传。上文已述,屏翳为雨师神名,殆出雨降如屏翳蒙。丰隆取雷声隆隆为名,《淮南子•天文训》云:“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旧注:“丰隆,雷也。”“丰隆乘云”似指雷神乘云的神话构想,犹甲骨文有言“云雷“有言“各云自北雷延”,《论衡•龙虚篇》有言“云雨至则雷电击”,其中容或有本之观云伺候的礼俗背景而产生的想象。《淮南子•天文训》云:“阴阳相薄,感而生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周礼•春官•保章氏》有谓:“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大概人们很早就从登观望云,辨识自然现象中晤得云能致雷。

  祭雪之祭仪有燎、酒两种,亦通见于其他气象现象的祭祀场合。辞中兼祭的■、■两位神格,是与雪雨有关的气候神。
  前者大概为寒神,字从门从■,殆有寒裂闭门之义。《淮南子•时则训》云:季秋之月,“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仲冬之月,“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吕氏春秋•贵信》云:“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刚,地不刚则冻闭不开。”《淮南子•地形训》云:“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高诱注:“积雪所在,故曰寒门。”《礼记•月令》有谓三冬“祀行”,旧说“行,门内地,冬守在内,故祀也。”凡此,均当是商代祭寒神之余绪。
  与寒神■对文的闪,似为暖神,字从火在门内,有暖温之意。《天问》云:“何所冬暖。”《淮南子•人间训》云:“寒不能暖。”《说文》云:“暖,温也。”束晳《饼赋》有云:“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既除,温不至热。”《礼记•乐记》云:“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朱熹《诗集传》卷八云:“阳气之在天地,譬犹火之著于物也。”《黄帝内经素问》:“彼春之暖”,注云:“阳之少谓暖。”《淮南子•地形训》云:“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高诱注:“纯阳用事,故曰阳门。”甲骨文言祭寒神,均与雨雪连文,言祭■神,有雨而不及雪,则固寓暖意于其中,殆■神为冬春之交的气候神。《尧曲》有谓“朔方曰幽都,……厥民隩”,隩与燠通,亦系神名。《尔雅•释言》:“燠,暖也。”《诗•谷风•小明》:“日月方奥”,毛传:“奥,暖也。”《洪范》谓“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注谓“燠,暖也。”《论衡•寒温篇》云:“旦雨气温”,可为甲骨文祭■兼及卜雨做注。然则商代有暖神■,与寒神■,与当时的观象伺候之祭礼是有联系的。

  古代又有雪神崇拜。《淮南子•天文训》云:“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旧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有时落雪降霜不合季节,则被视为不祥,要致祭宁灾,《左传•昭公元年》有云:“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之。”■有宁息之义,是言宁息雪霜风雨之祭。
  中国传说中的雪神。程登吉《幼学琼林》“天文篇”:“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
  雪神姓滕名六,雪神何以叫滕六呢?我们先说雪神何以名六。
  正常的雪花,一般呈六角形状飘扬下来,这是雪神称六的原因。古人对于雪花六角之形早已观察了解。《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见《艺文类聚》卷二“天”下)。草本之花多为五瓣,但雪花是六瓣的,因此,“六”是对雪的外部形态的描绘。又,“六”为阴极,雪为至阴之性,以“六”名雪,无论是形态,还是人们的哲学观念,都是合适的。雪花“六出”于是成为成语,流于歌咏之中。如陈徐陵《咏雪诗》曰:“琼林玄圃叶,桂树日南华。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三农喜盈尺,六出舞崇花。明朝阙门外,应见海神车。”在隋唐以前,我们所见到的关于雪的描述,“六出”是一个代表性的语汇。即使是在唐代,“六出”依然是雪花的代名词,雪神名六,其来有自。
  雪神为何姓滕?滕本为周代东方的一个诸侯小国,国王滕文公颇有知名度,《孟子》“滕文公”篇记述了他的许多事迹。但是,我们见到的滕文公与雪的关系不见于今本《孟子》,而出于一本托言孟子和学生一起写的书:《孟子外书》。据说本来《孟子》一书是有内(中)书和外书的区别,有如庄子的内篇和外篇。《孟子外书》在汉代有流传,但大约在唐代,人们见到的就不多了。而到了宋代,《孟子外书》又一下子冒出来很多。《孟子外书》的“文说篇”,有这样一段记载:滕文公卒,葬有日矣。天大雨,雪及牛目,群臣请弛期,太子不许。惠子谏曰:“昔者王季葬涡山之尾,栾水啮其墓,见棺前和,文王曰:‘先君欲见群臣百姓矣。’乃出为帐三日后葬。今先公欲小留而抚社稷,故使雪甚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志也。”孟子曰:“礼也。”
  滕文公去世后下了场大雪,不便按时举行葬礼。惠子说,这是先公(滕文公)想稍微停留一下,安抚社稷江山,所以降大雪延迟殡葬日期。这故事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滕文公可以通过降雪改变葬期,这岂不是能够主宰冰雪的降与停吗?非雪神而何?
  因此,《孟子外书》的这个故事是滕文公成为雪神的主要依据,雪神便姓滕,而为了和《孟子》书中的那个大名鼎鼎的滕文公相区别,便与六出结合,雪神便姓滕而名六,雪神滕六就这样诞生了。这便是我们对于“雪神滕六”姓名来源的发生学的基本理解。

  土地神:社祭祭祀土地神,土地神掌管气候调节。《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田祖即土地神。先民祭祀土地神,祈望上天降雨氺,以驱旱魃,获取农业丰收。《月令》上说,仲春之月,“令民社”。就是每年春天第二个月祭祀土地神,以求得本年的丰收。为此人们满怀虔诚,奉上各种祭品,并且载歌载舞娱乐神民。

  2.奢比尸:人头兽身,耳戴两条青蛇,掌管天气,又称旱魃.
  奢比尸:或称“奢比”,半人半兽的怪物。《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它是神,长着人的头颅和野兽的身体,一对大耳朵上戴着两条青蛇,名字叫奢比尸。《山海经·海外东经》肯定了这种描述,并且提到奢比之尸或者就是肝榆之尸。
  《山海经 大荒东经 卷十四》奢比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天气之祖巫。

  3.道教:
  中央紫微北极大帝:传说协助玉帝掌管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之神。

  4.龙王。

  二.日本:
  日本人把崇拜的称为神.祭祀的称为鬼.风神和雷神虽称为神.更多当作祭祀的鬼.。人们把自然现象中最代表的人类身边最近的强风和雷鸣神格化了。
  风神拿着风袋、雷神拿着数个小太鼓在肩的上方 代表的是 风神和雷神在镰仓的木雕像。
  传说雷神以孩童的肚脐为食,所以当孩子睡觉不穿上衣或裸着上半身去游玩的时候时,长辈便会拿“雷神要来拿你的肚脐去了!”之类的话语来吓唬他们。
  “风神雷神”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的日本画家手下,随后成为日本人信仰当中重要的神话形象。

  三.希腊神话:
  1.宙斯(zeus):
  众神之父宙斯,他有两方面的性质,一是作为天气和气候神,体现自然力与人的关系--雷电神。一是作为氏族社会、奴隶社会的统治者的保护神,体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命运神。
  2.海神波塞冬(Poseidon):
  ★ 海之皇,宙斯的二哥,手持巨大三叉戟,统领海中所有生物。有被描写为半人半鱼的模样,能呼风唤雨。性格凶暴残忍。
  ★ 马和牛是他的圣物.
  3.艾俄罗斯 :古希腊风神。
  4.喀俄涅(Χιονη,Khionê/Chione):「雪」神,北风神玻瑞阿斯(Boreas)与山风女神俄瑞堤亚(Oreithyia)之女。

  四.北欧神话:
  1.索尔(Thor):
  雷神,主神奥丁长子,大地女神弗奥琴之子。索尔身材魁梧,臂力过人,他长着一双豹眼、满脸红胡子。索尔衣着简陋,不过他的腰上束着一条魔带,这条魔带使他的力气加倍。索尔戴着铁手套,执着米奥尔尼(Mjollner )魔锤。索尔常年在东方防御冰霜巨人和巨蟒的侵袭,保卫众神祗的家园。索尔刚正不阿并敢于顶撞奥丁,索尔脾气暴躁但豪迈行侠。众神末日来临时,雷神索尔与米德加尔德巨蟒(格拉弗维尼尔)再战,与巨蟒同归于尽。

  就找到这些了^边找边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