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粤语拼音里at、ap和ak中a后面的t、p和k是表示?

请问粤语拼音里at、ap和ak中a后面的t、p和k是表示a发音短的“阿”音,并且最好以英语发这三个辅音的舌位结束,但并不出气发出来“特”、“婆”和“克”的音是吗?
或者t、p和k不表示发音结束时的舌头或双唇挡住气息的状态,只表示音调高低?

粤语拼音里at、ap和ak中a后面的t、p和k是表示入声,t读音“拖”、p读音“婆”,k读作“卡”。比如“肸”读作“日”jat6中的“6”表示第六调,粤语有九声六调。这里有两个声,分别j读梳,t读作拖,韵母a读作呀,“肸”发音调值在2,第六调:六,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16
带t、p、k的字是粤语中的入声字,它们的发音都有短促的特点。如“失”读sut,“塞”读suk,“湿”读sup,它们读音的差别就在于结束时唇舌的位置,其后的tkp不用发声。追问

是不是t结尾的就在发完u音后做发t的样子,即舌头前部抵住硬腭把气息挡住。那个k结尾的就是舌根部挡住气息,p就是双唇闭合挡住气息啦?那么如果后面有元音(母音或韵母)时,tkp是否会和与之拼读呢?比如“湿啊”是supa呢,还是su a呢?

追答

你追问你的说法是对的,但ptk不与后面的连读。sup a 就读sup a,不读成sup pa,更不会是su a。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11
粤语拼音里at、ap和ak中a后面的t、p和k是表示入声,其中t读音类似“拖”,p读音类似“婆”,而k读音则是“卡”。这些入声字在粤语中常常被用来表示短促、急促的发音,且常常与元音a相拼合,形成了一些常用的粤语词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