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定义是什么?

请笼统的概括,不要说废话,确切点...

价值观(Values)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有益的事物才有正价值。对有益或有害的事物评判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世界价值观调查,监控和分析:民主,对外国人和少数民族的宽容,对两性平等的支持,宗教的作用和宗教的变化水平的支持,全球化的影响,对环境的态度,工作,家庭,政治,民族认同,文化,多样性,不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在面临抉择时的一项依据。

价值观就是指人、动物、书、文化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价值认识的排列,是动物就会有价值观,就会有价值排列。反价值观同样存在。价值观也是可变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价值观都存在着,它有最大价值、第二价值、第三价值、第四价值……一直排列下去,比如有人认为爱情比钱有价值,有人认为钱比爱情有价值。

价值观是掌管你的行动和思想,和信念一起决定你的思想。你只想你认为有价值的和你相信的,想了才会做。你认为没价值的和不相信的,你根本不会想更不会做。你只会选择你认为价值大的或价值靠前的。对于一件物品的价值大致区分为金钱价值、独特价值、纪念价值、体验价值。从中个人可以衡量出来对于该物品的价值顺位,而产生不同的物品价值观。

扩展资料:

价值观特点

1、稳定性和持久性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人或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

2、历史性与选择性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3、主观性

指用以区分好与坏的标准,是根据个人内心的尺度进行衡量和评价的,这些标准都可以称为价值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价值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5
第一、关于价值观的定义。
作者对多种价值观定义进行了分类,提出价值观的概念结构应包括价值观的个人系统(价值、价值观、价值取向、价值体系)和分折层面(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两部分,并特别要区分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性价值观明晰价值观概念结构,便于把握和梳理各种观点的实质问题,使对同一问题的争论真正能够浮出水面。
第二、关于价值观的内容分类。
作者面对各式各样的内容分类提出了两维分类模式,即将价值观根据“终极性—工具性”和“社会性—个体性”这样有学术意味的抽象概念概括,从而便于进一步探讨价值观的社会心理内涵和机制。
第三、关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研究。
作者从跨文化研究和本土定向的研究两方面对文化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了分析,
发现以往的跨文化研究试图找到期中国人在“社会性—个体性”维度上处于哪一级,却忽略了中国人在这个方面的末分化特征和独特概念。因此,本土定向的研究特别有价值。
第四、关于价值观的变迁。
作者指出价值观变迁是在时间维度上的比较研究,对于正在发生社会转型的中国社会来说极有意义,并应与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相结合。
第五、价值观的测量。
由于中国人价值观则以规范性与选择性结合一为特征,因此以往我国学者对价值观的测量得到的往往不是价值选择,而是对道德评价的认同和依从。从这一点看,价值观的研究在方法上也应当本土化。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价值观,是事物价值在个人思维中的观念。一个抽象的东西。
是一个人对待事物价值的看法。
在更多的时候,价值观源于出发点,决定一个人的心态以及一个人的野心。事物的存在必定要具有价值,因为有价值才会有人愿意去为其付出,因为付出才知道价值的存在,因为知道价值的存在才会理解其内在的含义。这就是价值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8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第4个回答  2019-12-21
价值观(Values)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有益的事物才有正价值。对有益或有害的事物评判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