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灯电路图

远进灯电路图,为什么不管开远光还是进光,接头灯炮哪里总是有一条是常电,那两条线是受变进远光开关控制正负交换。希望哪位朋友诠释!在此谢谢了!

汽车大灯电路图:当远光灯亮时,远光灯端被控制接地。

测量时是接负极(搭铁),近光端此时悬空,近光因无回路而不亮,此时测量近光脚的电压是通过灯丝的正极电源电压,变光后同理。

灯光开关:转动开关端部,开启前照灯的近光灯,向前压,变换成远光灯,向后压返回近光灯。

改装方式:

增加功率或者射灯

这种办法花费较低,但是效果有限。将50W的大灯换成100W,亮度并不会简单的增加一倍,而只增加一点点。由于电路与使用100W的灯泡不匹配,引起线路的损耗相应增加,大灯两端的电压将下降,导致线路负荷增大,埋下事故隐患。

结论:改装简单,花费低,效果差,不安全,不推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汽车大灯电路图一般在说明书上有。常规的大灯控制电路是利用变光开关来控制大灯远光、近光的灯丝电源,灯丝的公共端直接接地。

部分汽车大灯电路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29

汽车大灯电路图:当远光灯亮时,远光灯端被控制接地,测量时是接负极(搭铁),近光端此时悬空,近光因无回路而不亮,此时测量近光脚的电压是通过灯丝的正极电源电压,变光后同理。灯光开关:转动开关端部,开启前照灯的近光灯,向前压,变换成远光灯,向后压返回近光灯。



目前汽车前大灯的灯泡规格和型号:

一般有H1、H4、H7、9004、9005、9006或9007等几种。配件市场零售价格因地而异。此种改装方式但是效果有限。但是线路、开关及电源电力负荷的严重增加、灯泡热能的增加、对灯杯的温度的增加,容易造成线路及开关的超负荷烧毁,加速灯杯水银老化,造成灯杯的烧熔变形,甚至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7-12

如图所示为汽车前大灯自动控制电路。该控制器由单稳延时电路(IC1、Rl、R2、RD、C1)、多谐振荡器(IC2、R3、R4、C2)、集成稳压电路IC3(7812)、V-MOS功率驱动管BG2、BG3等组成,分别驱动汽车两前大灯。

该控制器的电源由汽车蓄电池+24V供电,经IC3稳压后为IC1、IC2提供VDD=+12V的直流电压。当前方无相向而行的车辆时,光敏电阻RD因没受到光照而呈高阻,相应IC1因②脚为高电平而被复位,③脚输出低电平。

该电平又使IC2因④脚为低电位而处于复位状态,③脚输出的低电平使BG1截止,BG2、BG3导通,两前大灯点亮。当前方有相向而行的车辆时,RD因受对方车的灯光照射而呈低阻,IC1因②脚为低电平(1/3VDD)而被置位,

③脚输出高电平,该电平又使IC2因④脚为高电平而开始振荡,输出振荡频率为f=1.44/(R3+2R4)C:(约40Hz)的方波信号。BG1随方波的高、低电平而交替地导通、截止,相应BG2、BG3出现截止、导通的交替转换,从而使两前大灯一明一暗地闪动。若光照消失,则C1通过R2进行充电,当C1上电压充到2/3VDD时,IC1复位。

C1的充电时间即为大灯延时闪烁的时间td=1.1R2C1。若延时时间到,RD仍没受到光照,则IC1处于低电平稳态,该低电平使IC2复位,两前大灯又点亮。

原大灯55W的不可以换成100W的。原车55W改为100W后轻则报故障,严重者会损坏汽车大灯模块电路。


1、灯泡灯光是把电能转换成光能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原车大灯55W设计大灯散热符合55W标准如果换成100W灯热量会增加散热达不到会损坏其他零部件。



2、车辆大灯控制模块控制线路负荷原车55W标准改为100W后轻则报故障严重者损坏模块电路。特别像大众系类车辆的车灯改装时比如改装LED灯泡瓦数内阻不一样车辆仪表就会报故障灯需要特殊解码器,灯泡瓦数改大产生热量就会变多、改灯泡一定要考虑散热问题。



3、车灯底座外壳以及灯罩设计都是按照原车55W标准设计、改装100W灯泡可能烧坏灯座插头、烧坏大灯罩影响灯光透过性、严重时引起大灯烧蚀自燃。


4、原厂设计灯光足以满足日常使用改大灯泡灯光强度晚上会车时给对方带来光污染属于不文明驾驶,车辆年审时灯光改装也是有规定的不按规定改灯光是无法通过车辆年审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这种大灯控制电路是比较常见的,欧洲车系经常用到。
常规的大灯控制电路是利用变光开关来控制大灯远光、近光的灯丝电源,灯丝的公共端直接接地(搭铁)。
这类大灯电路使利用变光开关控制大灯远光和近光的接地(搭铁),两光灯丝的公共端通过保险器直接接电源。
当远光灯亮时,远光灯端被控制接地,测量时是接负极(搭铁),近光端此时悬空,近光因无回路而不亮,此时测量近光脚的电压是通过灯丝的正极电源电压,变光后同理。
因此,关于那两条线的正负交换只是个错误的理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