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上课玩手机?

如题所述

大学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大学生和大学老师都有同感,甚至相互指责。事实上,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不是片面的,也不是没有解决途径的,但是想要根本解决,就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一、教师方面

教师在课堂中起着引导学生、讲授知识、规范课堂秩序等重要作用。首先,教学内容枯燥、课程没有吸引力、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环节等,均是学生反映较集中的原因。长久以来,在教学中形成教师全程讲授的习惯,学生只是被动参与的角色,除了课堂提问,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提出疑问,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其次,部分老师对课堂秩序约束不严,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视而不见、习以为常,导致更多学生的精神游离在课堂之外。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备课的充分程度、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也会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影响。

二、学生方面

学生的自控力、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都对学生上课玩手机产生影响。部分学生自控力弱,对手机产生严重依赖,上课也难以控制自己不玩手机。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上课听不懂,索性自暴自弃,放弃听课。还有一些其他事情的影响,如学习压力大产生的逃避心理、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喜欢所学专业等,迫于点名考核的压力来上课,但是上课积极性不高。

三、环境方面

从软环境来看,学校班级的学风对大学生上课玩手机产生间接影响,周围同学玩手机对其他同学产生直接影响。还有学生反映受到高中老师说教的影响,“高中苦三年,大学就是尽情玩乐的地方”,在大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读大学严进宽出的制度,也让部分同学滋生懈怠情绪。从硬环境来看,教室的固定桌椅设置对玩手机的同学起到遮蔽作用。

四、设备方面

在课堂涉及的常规设备中,反映较为集中的是教学设备老化,如投影不清晰、话筒声音小,灯光昏暗等。还有一些学生反映空调设备供给不足,天气炎热和寒冷时,自制力弱的同学不愿意动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选择玩手机更轻松。此外,学生还提出手机的吸引力太强,玩游戏、看短视频、追剧、读小说的吸引力都远大于听课,这也是一项重要因素。

五、制度方面

在制度方面,主要涉及监管制度、考核制度和课程安排。首先,目前的监管主要依靠教师的口头提醒和摄像监控,摄像监控的主要作用也是提醒教师要注意维持课堂秩序,针对上课玩手机的学生没有惩处措施。如此单一的监管主体和力度显然是不够的。其次,考核方面更多的针对出勤率,对上课的听课效果没有直接的指标考核,所以很多学生出现“身在教室,心在手机”的现象。虽然有期末考试,但很多学生寄希望于最后的期末冲刺,通过最后的恶补也极有可能通过考试,玩手机的同学几乎没有后顾之忧。最后,对于课程安排方面,有时一上午5节课再接下午3节课,学生反映有点吃不消,过度疲劳或者犯困会选择玩手机。

当然,以上的原因分析并不是为了逃避责任,反而是为了明确责任,少了任何一方的努力,这种现象都不能根治,从现在情况而言,改善这种情况并非一日之功,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