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的"青山"比喻什么?人们引用时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青山指遮住遥望长安视线的大山。辛弃疾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比喻中原仍未收复,毕生志愿仍未实现,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人们引用时的意思是:阻碍、障碍。

一、原文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二、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三、出处

《稼轩长短句》·《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讼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二、作品赏析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元佑太后(又称隆佑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

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咕咕”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三、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山遮不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1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一路追高宗,直指临安(今杭州);一路追隆佑太后(在当时维系人心,抵御外侮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时人和后世所称颂),直至江西赣州造口,情势危急。南奔民众及沿途百姓深受金兵之害。47年后,任职江西驻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行人:指困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①“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诗,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答: 。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喻指什么?人们引用时又是什么意思?

答:

③“山深闻鹧鸪”,鹧鸪啼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这里的鹧鸪声是什么人的声音?他们说什么事行不得?你理解的根据是什么?

答:

④解释:“长安”、“无数山”、“毕竟东流去”

答:

⑤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抒情还主要用了哪种含蓄的表现手法?

答:
.①诗人希望收复中原,还都汴京,可惜有重重阻挠,理想不能实现。
②词中“青山”喻指主和派(说“外族入侵者”也可),引用时“青山”指各种阻挠前进的势力。
③是主和派的声音,他们说北伐收复中原行不得。理解的根据是词中“山”这一意象。
④长安: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京,开封也可) 无数山:暗指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南宋朝廷内的投降派) 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⑤思想感情:极端悲愤忧郁的心情?表现手法:象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6-01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此乃稼轩词人《菩萨蛮》中句,其全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而青山两句,我非常喜欢,不为别的,就因为他道破了一个客观真理,也说破了一层天机。辛弃疾身处腐宋之世,有心杀敌,但无力回天,正是这样残酷的经历,使他对世事洞察彻底。历史大潮可谓浩浩荡荡,汹涌东去,势不可挡,既使几座青山使它拐几个弯,但直泄东海的大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可以说是一种胸怀,是对人生的一种清醒认识。人就是要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确定位置,顺应人生规律,走好人生的旅途。不要不知轻重,不知进退,不知好歹,不知死活。所以说,这是一层天机。执迷不悟的人是参不透的,被权、钱、色迷住心窍的人更加参不透的。
第3个回答  2008-06-03
词中“青山”喻指主和派(说“外族入侵者”也可),引用时“青山”指各种阻挠前进的势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