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华佗,扁鹊分别被誉为什么?

如题所述

张仲景,是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东汉时期的著名中医大家。张仲景不仅中医理论基础极深,而且还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精湛的医术救治了大量的患者,而且还写下了创世神作《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治病救人的灵魂,而且这本书还创造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因此后世称张仲景为“医圣”。

孙思邈,是大唐时期的中医大家,其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喜好老庄之术,因隐居钟南山,逐渐名气增大。孙思邈在医学方面的成就比较多,个人著作主要是《千金要方》,他同大唐朝政府合作的《唐新本草》,则开创了世界史上第一步国家级药典,后世尊称其为“药王”。

李时珍,是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中医大师。李时珍是医药世家出身,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所以李时珍属于“科班出身”的中医师,毕竟有前人教导该如何行医。李时珍以实地考察,自己试药为主,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对后世影响极大,所以后人尊称为“药圣”。

这三人虽然都是古代中医的杰出代表,但是这三人尊称就说明,三人对后世的影响,其实还是有差别的。首先“圣”明显要大于“王”,因此张仲景和李时珍的地位,很想让要比孙思邈大一些,毕竟两位都是“圣”;张仲景相对李时珍要早近千年,前人的积累相对较少,更多需要自己去琢磨,去研究,去开创,从行医的难易度来讲,很显然张仲景要难于李时珍,而张仲景所写的医书,属于“规则”性医书;李时珍所写的医书,属于“规范”性医书,从应用级别上来讲,张仲景也要更胜一筹。

我个人认为,这三人排名应该是,张仲景排名第一,李时珍排名第二,孙思邈排名第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4

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华佗,扁鹊分别被誉为什么?

孙思邈,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李时珍,号濒湖,自号濒湖山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他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华佗,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扁鹊,本来就是一个称号。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拓展资料:

扁鹊个人小故事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卢(今济南市长清县)人。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

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22
1。孙思邈,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2。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3。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4。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9
孙思邈 药王 张仲景 医圣 李时珍 药圣 华佗 神医 扁鹊 医学师祖
第4个回答  2019-12-21
孙思邈誉称药王,张仲景誉称医圣,华伦誉称外科圣手,李时珍创立本草纲目,扁鹊誉称神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