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和《孟子》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

要500字左右哦

《论语》:“礼”与“仁”,“为政以德”,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孟子》:“仁政”、“王道”,主张德治,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追问

可以500字左右吗

追答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7
孔子只提出了“仁”,“仁政”是孟子的思想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论语》中将之分为三点:亲亲,正心诚意,以及中庸。孔子的基本思想总体来讲便是“仁”和“礼”,仁学主要是讲个体人格提升发展的一套体系,礼便是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
孔子认为“亲亲”是仁的起点,他强调天然的本能的血缘相亲仪式,认为直系亲属之间相亲是本能的,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和墨家的兼爱不同,他还强调差异性,父母对子女与子女对父母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父母对子女有教养指引之职,而子女对父母除了奉养还需要尊敬,并且还有子女需继承父母志向的意思,“夫犬马皆养之,不敬有何别?”“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从孔子的这两句话就能看出了,这便构成了传统的孝道。
其次,正心诚意,直白的说,便是自我人格完善升华的追求。“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等等,都是正心诚意的体现,甚至还包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个强调人完善自我的可能性、必要性,关键还需要后天学习,而且弘扬坚忍的信念,以及勇、敏、智。
最后一个中庸的思想比较好理解,分两点,一为忠恕,而为克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体现之一。孔子在《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就孟子而言,他的哲学思想“仁”的表现重在人格提升,他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三个哲学问题:人性问题、个体与群体,以及天命。他强调人性本善,重视群体利益,承认天命但认为人能改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