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孙的名人有哪些,要有朝代,地位

如题所述

孙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山东淄博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编撰成《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山东阳谷人,孙武的后裔。著有《孙膑兵法》。
孙权:字仲谋,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 ,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炎:乐安(今山东省博兴)人,三国时期经学家、训诂学家,著有《尔雅音义》。
孙绰: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遥西北)人,东晋文学家,玄言诗的代表作家。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辅佐庄王称霸,功绩显著。主持修建了我国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
孙安祖: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与窦建德同举义旗,聚众入高鸡泊(今河北省故城西南),自称将军。
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学家,陕西耀县人。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尊为药王。
孙过庭: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和书法评论家。今存其所撰《书谱》卷上,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
孙云球:江苏省吴江人,明清时眼镜制造专家。著有《镜史》,另外,孙云球还创制了七十余种光学仪器。
孙毓汶:清代山东省济宁人,曾任总理各国事务,刑部、兵部尚书等职。
孙奇逢:清初儒学名士,河北省人。与李喁、黄宗羲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
孙诒让:浙江省瑞安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著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周礼政要》、《光绪瑞安县志》等书。
孙星衍: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金石学家、校勘学家,被袁枚称为“天下奇才”。 孙中山:广东香山人,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创立国民党,实行“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最先喊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振兴中华”的口号,为国民革命运动奉献了毕生精力。
孙中山: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广东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中共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1925年在北京病逝,遗著编为《中山全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8
孙武。春秋时期吴国将领,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孙坚。东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东汉末期地方军阀,著名将领。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策。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权。十九岁时兄长孙策遭刺杀身亡后,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在公元229年称帝,252年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大皇帝。

孙云球。明末光学仪器制造家,成功地磨制了各种凹凸透镜,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大量光学仪器,把我国民间光学制造业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08
孙书:字子占,齐国大夫(率兵打仗即为将军),伐莒名将。因他在公元前523年率师伐莒立有大功,名显齐邦,被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即今广饶县草桥村),成为乐安孙氏的始祖。
孙阳:即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善相马。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等等。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辅佐庄王称霸,功绩显著。主持修建了中国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

孙武
孙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山东广饶人,是孙书的嫡孙。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编撰成《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
第3个回答  2013-05-08
孙膑 春秋战国军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