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题

寻找大量的初中化学探究题。要含有答案。

第1个回答  2013-04-28
初中化学探究题化学探究题
例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钡、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和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它的组成,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提出假设:白色粉末由上述五种物质组成。实验探究:步骤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步骤2:取少量由步骤1得到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后,部分沉淀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获得结论:(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___(写化学式),说明假设不成立;(2)步骤2得到的沉淀是___(写化学式);(3)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例2、碳酸铵[化学式:(NH4)2CO3]可用作氮肥。在试管中加热碳酸铵能生成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氨气(化学式:NH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猜想另外两种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例3、炎热的夏季,你一定想喝一杯冰水解暑。某冷饮店出售一种特制的冰水,由服务员在水中加入一些雪状的物质,该物质一放入水中立即冒出大量气泡,很快就得到一杯清凉可口的冰水,饮用时有碳酸饮料的口感。
(1)请你判断雪状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两个实验分别验证这种物质成分。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方法一 ① ②
方法二 ③ ④
例4、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___,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____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
(1)生铁中___碳(填“含”或“不含”);
(2)碳与稀盐酸___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___反应(填“能”或“不能”)。
例5、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 3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l、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NaCl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Ca(OH)2未溶。
实验结论:在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KNO3)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 3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有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C,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C,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KNO3未溶,试管③中KNO3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有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
请你依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O2、CH4、CO2、NH3、C2H4(乙烯)五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列出顺序,将答案填在下表中的空格内。
规律 排列顺序
示例:在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小到大 CH4、NH3、C2H4、O2、C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鉴别物质的实验中,常依据变化中产生的特殊现象进行初步判断。试填写(1)、(2)的结论并自选两个实验,将鉴别过程分别填写在(3)、(4)的横线上。
(1)将碱溶液滴人某黄色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则该黄色溶液可能是_____溶液。
(2)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无沉淀产生,再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离子。 (3)
(4)
3.下表中的四个观点都是错误的。请你仿照表中示例各找出一个化学方程式来否定相应的错误观点。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化学方程式)
示例: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H4+2O2=CO2+2H2O
(1)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2) 分解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3) 置换反应的反应物中一定有金属单质
(4) 复分解反应不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具体填写:(1)—(3)中有关物质用途。并以此为例,再写出另外两组实例 (1)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含杂质的锌粒(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中加入200g盐酸,待反应完全后,制得4.48LH2。若计算锌粒的质量分数,有下列条件可供利用:①盐酸密度为1.1g/cm3;②15g锌粒样品;③反应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9g/L;④不需要另加条件。 问:(1)你认为要增加何条件,才能计算。(2)根据你的选择,计算锌的质量分数。 6、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例如,(1)实验室制气装置都要检查气密性。(2)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都增加。你还能总结出哪些规律?试写出两条(不重复课本中已总结出的原理或规律):(1) 。(2)____ 。
7、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指示剂变色?实验步骤: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的NaCI(pH=7)溶液,滴人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的NaOH溶液,滴人几滴无色酚酞试掖,观察现象。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试液是否变红):实验(1)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2)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说明Na+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
8、某课外活动为小组为探究钢铁制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他们准备了以下实验用品:刚洗净的4支试管、2枚铁钉、植物油、久置的蒸馏水、镊子、滤纸,还需要的实验用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实验时发现铁钉上有锈,为了迅速除去铁锈,他们进行了下述实验操作:①取一支试管,将生锈的铁钉放人试管;②向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③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④当铁钉上的锈消失并变得光亮时,将试管内废液倒入废液缸内;⑤用镊子夹取铁钉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烘干铁钉。
(1)你认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2)除了给铁钉除锈外,上述给出的实验用品还有哪些不符合实验要求?应该如何处理。
9、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Cu、Zn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10、暑假里,王浩与爸爸一起在西藏参观,可当爸爸要用打火机时却怎么也打不着,而在家里打火机还很好用。工浩检查了一下打火机,用来燃烧的丁烷液体还剩下多半;火石的发光情况也正常。王浩看着打火机,觉得很奇怪,想探个究竟。 (1)请你推测打火机打不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请根据当时的情况和条件,设计简单的实验,逐条验证或否定你的推测,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及可能的结论,替王浩找出问题的原因。
11、小军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据此他对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I青测:①Fe;②Fe2O3;Fe3O4;④FeCl3;⑤几种含铁物质的混合物。
(1) 你认为小军同学的上述猜测中,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_____和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小军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验证黑色粉末是否是铁粉,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军同学将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你认为小军的结论对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同学用铁、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金属铜,自行设计了两个方案:
(1)进行第一个方案的过程中有蓝色溶液产生,写出实施该方案发生的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第二个方案制取的铜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杂质的具体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方案中第——一个更好,理由是(至少写三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中的一条重要内容是“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提示:有机化学反应方程一般用“一”代替“=”) ( )
A.2C2H4+O2 ———— 2C2H4O B.实验室制取CO2, C.2M+N=2P+2Q,2P+M=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 D.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CuO+H2SO4= CuSO4+H2O,Fe+CuSO4,=FeSO44+Cu。
15、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该气体成分可能是什么呢? (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 CO。 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可能是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种分析是正确的。____ (4)现象与结论: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5) 如果用CnH2n+2,表示蜡烛主要成分,则其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式:
16、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的成分里有氢和碳,用实验报告的形式写出来。
17、有一已收集满的—瓶无色无毒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探究,确定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
假设(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18、吸滤瓶里装有H2SO4溶液,支管上接有橡胶塞和玻璃尖嘴管,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现把气球中的固体(细小)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请回答: (1)气球中的固体可能是
(2)猜想: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并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完成实验报告。
猜想 产生气体 验证实验 实验现象 现象 及方程式
猜想一
猜想二
19、在某种意义上讲,锰钢是一种溶液,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试用溶液有关知识说明)
20、著名化学家罗伯特·玻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玻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假设及验证假设的方案
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 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21.实验室中用CO在加热在条件下还原Fe2O3时,在点燃氧化铁处的洒精灯前,应注意采取的一项措施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22、在一个小型钢瓶中装有液态空气,当开瓶盖将一根火柴(带火星)置于瓶口时,请问火柴是复燃还是熄灭?为什么?
23、在烧杯里盛半杯Ba(OH)2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向容器里滴入稀硫酸。随着H2SO4的滴入,电灯就渐渐变暗,滴至一定时,电灯完全熄灭,为什么?如果继续滴入H2SO4,电灯又会亮起来,为什么?
24、2001年黑龙江省某地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由于没按医疗规程对药瓶标签,误将酒精当做葡萄糖输入病人体内,造成严重酒精中毒事件。以此为鉴,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否则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人类发明并使用氟里昂(主要用作致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__;
(2)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
(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______(答:是或否)。
(4)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里纳博士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论证他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科学家的建议下,许多国家签署了停止使用和消费氟里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里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请你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就怎样有效保护我们的环境谈一点建议或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