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鲫鱼一般用多粗的主线和子线及几号钩搭配最佳

请教诸位高手个问题,野钓以鲫鱼为主高手们一般用多粗的主线和子线!我现在主要在大河里野钓,用的是大力马3号主线,子线1.5,伊士尼3号钩(线粗主要想如果碰到大鱼好对付,但直到现在也没碰到过)。。。。。。想请问下线粗对野钓鲫鱼为主的漂像有什么不利影响!请各位钓兄钓弟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1、首先要了解野钓水塘、水库、或者江河等水域中鲫鱼的个体大小,如果野钓的鱼个体不到1两时,那么使用的鱼钩构型为袖钩,鱼钩型号0.5到1号即可。如果野钓鱼的个体在1两到3两,最大不超过半斤的话建议选择的鱼钩钩型为袖钩,鱼钩型号用2号到3号即可。

2、野钓鲫鱼的子线选择和使用技巧:

野钓鲫鱼时,线组中的子线可以影响到鱼饵在水中下落以及在水底静止时的状态,还可以直接影响野钓鱼的个体大小。在野钓鲫鱼的时候,鱼漂动作很小,看不清楚,那就很有可能是线组中子线用的太粗了,导致鲫鱼吸食时档口了。

3、野钓鲫鱼的主线选择和使用技巧:

野钓或者水域垂钓线组中的主线,必须要比子线粗,至于要粗多少呢?野钓中,线组使用的跨度可能很大,钓小个体鲫鱼的是一套,钓大个体其他鱼种是一套。总结出来一套野钓线组中子线与主线搭配的经验,主线跟着子线的号数定,使用的子线越粗,主线的号数可以跨度越大,比如使用0.6的子线,那么主线号数可能就是0.8或者1.0,使用2.0的子线可能就会使用3.0的主线。这就是野钓线组中子线越粗,主线选择的跨度越大。

扩展资料:

钓鱼八要:

一,定点微诱饵优于频繁变位诱饵。确定一个钓点后,应坚持经常在此多撒诱饵,让鱼群常游到定点水域“开饭”觅食,形成习惯。定点撒诱饵水域面积在l-5平方米左右,面积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变位,变动钓点越多越频繁,得鱼就越少,甚至钓不上鱼。当然变动诱饵可以,今天撤鸡鸭猪内脏荤腥饵,明天投鱼虾、昆虫、蚯蚓荤腥饵或素饵,千万不要频繁换位,坚持耐心守点甩钓,不久将有鱼群人“窝”吃饵上钩。

其二,使用中钩优于大钩和小钩。大中型水库和大湖泊中什么鱼都有,但多为几千至上万克重的鱼,故用中型钩,可兼钓大小鱼,比之单纯使用小钩或大钩,要实在得多。

其三,使用组合钩优于使用单钩。使用组合钩,一旦钓中大鱼,8—10只的组合钩,即使断三四只钩,由于鱼的挣扎和滚动,还有六七只钩发挥作用。如果使用单钩,一旦线断、钩直,必定大鱼逃脱。

其四,使用多支海竿优于长手竿。手竿再长,毕竟钓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远钓也可近钓,远可钓五六十米远水域,近可钓七八米水域。而且数支海竿集中投饵,可以形“窝子”。一旦钓中大鱼,海竿可以放长线,大有回旋余地,通鱼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灵活。而长手竿垂钓水域窄小,不便钓大鱼。

其五,远投优于近投。宽阔水域,鱼密度小,警惕性高,一有动静马上窜进。远投底钓和浮钓能减少惊动鱼群,而近投近钓,人说话、走动、投竿,常会惊动近水域鱼群,不便垂钓。宽阔水域投远底钓可钓鲤鱼、草鱼、鳞鱼、黑鱼、罗非鱼等,远投浮钓可钓链鱼、鳙鱼,特别是方便钓大鱼。

其六.荤素饵荣用优于只用单味饵。广阔水域,既有吃昆虫、蚯蚓、小虾、小鱼、蟋蟀等的荤食性鱼,又有吃玉米面、豆类、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鱼。因此,荤素齐备垂钓比只用荤饵或只用素饵垂钓好得多。

其七,勤撒和多撒诱饵优于懒撒和少撒诱饵。辽阔水域,勤撒诱饵和多撒诱饵,能增大诱鱼目标,能使鱼群常聚集抢食、经常游至钓点觅食。鱼群吃完便游窜而去,聚鱼就减少,钓获量必然不多。

其八,慢提竿优于快挥竿。宽敞水域,不管钓底钓浮,只见一点动静,马上挥竿,常常空竿或脱钩。实际上野生大鱼一般吃钩缓慢、沉稳,常常是先闻一闻,轻轻尝一点,才大口咬吃,让大鱼吃深一些,迟一些挥竿,收获量必增大。

参考资料:野钓技巧-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7
楼主线组太大了,专钓鲫鱼的话,推荐主1.0,子线0.5,如果还兼顾3-5斤的鱼就主1.5子0.8!线太粗影响灵敏度,子线太粗鱼不开口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17
;P0.4+0.2+3号极细白袖,(适用鲫竿)拉饵,调2钓漂尖;P顿口刺鱼楼主的线组过粗,适合拉牛!粗线相对灵敏度下降,轻口滑口,难见动作!
第3个回答  2016-10-24
只有在冬天钓鲫鱼,一般的鱼口都很轻,所以线组搭配一定不能大了,一般都是.8的主线配0.4的子线
第4个回答  2016-10-23
冬天钓鱼的话,最好用小的线组,因为冬天鱼儿的活跃性不高,口是很轻的,所以尽量用小一些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