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如题所述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扩展资料

傣族的赛龙舟在每年傣历6、7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泼水节”举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也有女子参与此项活动。

苗族的赛龙舟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以庆祝赛龙舟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由一长者任鼓头,一名小孩任鼓手。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赛龙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2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参赛龙舟奋力争先全力角逐的场面

龙舟是壮、苗、傣、白、布依、土家等诸多南方少数民族在节日期间的一项风俗活动。无论哪个民族,龙舟竞渡时的舟都被装扮成龙型,并以锣鼓助阵。今天晚间时候的宁夏经视报道对龙舟这一民族运动会上参赛人数最多的比赛项目做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

龙舟竞渡的起源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因谏不成反遭放逐。悲愤中,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就在江中一条蛟龙想要吃掉屈原的尸首时,沿江百姓纷纷驾起小舟,擂起牛皮鼓,在江上追逐驱赶,终于吓走蛟龙。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举行赛龙舟。这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传说,给龙舟竞渡带来几分神秘和悲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化,时至今日,赛龙舟这项活动已经被我国各民族更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一项集竞技、娱乐、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民族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

赛龙舟比赛也称跑船,分男子组和女子组。每支参赛队共23人。1名鼓手击鼓于船头,掌握全队队员的划桨节奏;1名旗手背对船头,执旗而立,负责指挥;20名划船船员分两侧坐于船中,持桨划水,是龙舟的动力源;1名舵手在船尾掌舵,看旗手旗语,控制龙舟前进的方向。这23名运动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但又需密切配合,龙舟前进的速度才会提高。因此,赛龙舟又被称为“众人划桨、一人行舟”的协作运动。选拔一名龙舟运动员也要从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着手,因为龙舟项目毕竟是23个人的团体项目,主要讲一个团结合作,不讲配合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怎样把23个人凝聚成一个人,看似一个人在做这项运动,这是很难的一件事。

龙舟比赛的赛场长短视情况而定。一般是500米以下称速度赛,500米以上称耐力赛。在正式比赛时,百舸争流、群舟竞发,锣鼓喧天,场面蔚为壮观。是极具观赏性的一项体育赛事。赛龙舟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后,这项运动进一步得到普及和提高。百浆击水、舟行如飞,两岸观众欢心笑语、加油助威,充满欢乐祥和节日气氛的场面将会是本届民族运动会激动人心的一幕。

本届运动会龙舟竞赛使用标准龙舟:龙舟长18.40米(含龙头龙尾),舟宽1.10米。比赛项目为男子组、女子组和混合组直道竞速500米、800米。混合项目23人中,最少应有8名女划手。参加龙舟比赛的运动员应有和衣游泳100米以上的能力。

宁夏龙舟队曾在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目前,宁夏龙舟代表队正在沙湖景区内紧张练兵。随着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日期的日益临近,队员们摩拳擦掌,信心百倍,争取取得最佳成绩,为宁夏人民争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7
赛龙舟是汉族的,也是整个华夏民族炎黄子孙共同的习俗,跟那个少数没关系。除了后来移民进来的那些民族
第3个回答  2013-04-12
傣族
第4个回答  2013-04-12
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神龙的节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