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困境与挑战

2000字 速度 网上的也行 只要能跟这个差不多的.

农业流动人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业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本身就是传统农民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目标的过程。其不仅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要求,而且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中的农业流动人口主要是指在大中城市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再生产工作或从事非(低)技术工作、已经获得相当稳定的工作和比较固定的住所、但目前户口不在居住城市的属于低端职业领域的人群。所谓我国农业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适应,就是指农业流动人口进城后,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种调适,从而顺应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一般学者认为这种适应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经济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和心理层面。

  通过我们对北京市朝阳区农业流动人口的调查来看,农业流动人口在经济层面的适应力比较强,在社会环境的适应层面有逐渐分化的趋势,而在城市心理适应方面整体上都处于比较差的状态。从农村的农民到城市的农业流动人口,在有相对固定的住所比较稳定的职业之后,最基本的生存适应也随之完成。但是他们在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区别或者说差距还很大,其中的适应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只有农业流动人口完成了心理的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

  影响他们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因素是多样的:

  首先是文化和心理的隔阂。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二元社会体制,市民往往会享有一种特权思想,对农业流动人口存在心理排斥和认识偏见,并在行为和态度上表现出歧视 。在媒体的和大众化的用语中,农业流动人口往往都被认为是“低素质”的群体。对大多数农业流动人口来说,由于市场渠道的不畅通和转轨时期产生的求职正式制度的缺位,加上经济上援助的缺乏,情感上、心理上与城市居民的隔阂,通过亲友或者老乡的关系介绍工作或者向他们寻求帮助,大概是成本最低的求职方式和最简便的解决困难的办法,所以他们选择与自己身份比较相同的人员交往并形成自己的社会网络和文化圈, 这种社会网络和文化圈的形成又进一步保护了农业流动人口身上所具有的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减少了他们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交往和情感沟通。这必然阻碍着他们对城市的认同与归属,也降低了城市化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他们的影响,进一步不利于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其次是社会结构的隔离。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城市政府、社会单位、居民委员会等对农业流动人口的就业都是持一种有意忽视或者漠视的态度。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单位组织还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建立的非政府组织,都几乎不涵盖农业流动人口,农业流动人口都很难进入;而社会资源,包括教育、就业、住房和医疗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源却主要是通过这些组织进行分配的。待遇上的不平等,享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权、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以及住房、子女教育等成为他们在城市里发展的主要障碍。因为社会制度导致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阻碍了农业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互动。使他们成为城市的既缺乏保护也缺乏约束的社会边缘人口群。

  再次是基本文化素质的影响。在这里提到人口的基本素质,是因为几乎人的所有的生存和生活都与人口的基本素质有关。只有当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以后,才会逐步带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并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而国际经验证明,现代意义的贫困和弱势不仅在于收入水平低下,更重要的是人的能力不足。正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的,贫困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的被排斥。这样的能力和机会是与人的基本素质直接相关联的。 由于农业流动人口本身文化水平的低下,就业基本处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低端职业领域,发展起点就低,职业升迁受限;而工资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又使他们不可能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实现自身的提高和发展,不能形成自身的良性循环,也难以造就城市公民的责任感和素质,与社会协调发展。最后是原有的观念和文化习俗的影响。观念是人们对生活的认识、观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指导行为的思想规范,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人们的行为。从农业流动人口自身的角度看,他们生长在农村,亲缘和地缘关系是其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农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他们有着持续性的影响。进城后,短期内他们还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大部分农业流动人口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窄的生活领域和交往圈子,仍然沿袭旧有的行为方式生活,比如小农意识、行为上的散漫、不具有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 缺乏具有竞争意识和多变化的心理状态以及农村传统的交往方式等等,都成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不和谐因素,让他们只停留在经济适应阶段。

  当前中国城市中农业流动人口的适应问题,涉及到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已有大量农民进城,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仍将有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从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农民进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要真正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快城乡融合的步伐。所以在此提出相关建议供决策层参考。

  一、建立平安和谐的聚居环境

  首先是加强区域大环境的建设。建设和谐平安的大环境,将对区域发展有用的流动人才吸引到本区来。但更主要的是要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建设和管理。农业流动人口从外地农村进入到大城市,逐渐形成了与城市居民隔阂的外地人的聚居小区。这些小区往往因为人口的流动性大,问题复杂,成为城市治安和刑事案件的高发区。这样的小区北京市现有97个。而据调查,朝阳区治安、刑事案件的80发生在流动人口中,而其中70的受害者也是流动人口。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建设和管理 。首先是加大对流动人口聚居地社会环境的整治力度。加强治安管理安全保障,为流动人口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其次是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加大与农业流动人口输出地的对接工作。根据本区域对农业流动人口的需求情况,与农业流动人口输出省市、地区建立稳定的培训和接受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开展农业流动人口的培训和接受工作,这样既使进入到本区域的劳动力人口提高了技能和素质,还加大了安全系数和稳定性。再次是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城市的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系统应对流动人口开放,政府要把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之中。

  二、提升农业流动人口的政治适应能力

  首先给予部分流动人口政治上的居民待遇。朝阳区总共有20个乡,其中流动人口已经多于当地户籍人口的乡有13个,流动人口总量已普遍超过本地务工劳力。他们在为栖息地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应当给予他们参与当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权利。比如参选乡人大代表,担任当地政协委员,入选劳模,担任地方党代会代表、参加企业职工大会、在社区参与选举和被选举等等。其次协助流动人口建立自己的组织。可以在流动人口中提倡并协助他们建立工会、行业协会、治安管理委员会等自己的组织,实行外来农业流动人口自我管理,形成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网络。第三是可以利用流动人口中的民间组织—老乡会。流动人口的交往范围和信息来源绝大部分依赖于老乡和亲戚。所以对老乡和亲戚有极高的信任度。可利用流动人口人际交往依赖于亲戚和老乡的特点,发展和利用非政府组织--老乡会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第四是利用传媒,消除城市居民对农业流动人口的误解与歧视。

  三 、全面开展惠及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

  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城市新的工人阶层。这个新工人阶层正在成为城市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建设者。 政府应当领导并提倡开展更多的惠及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首先是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朝阳区带未成年孩子来京的流动人口人数约占流动人口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现在流动人口子女在校生三万八千多人。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率,说明了流动人口群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今后的期望。而从根本上讲,要认识到流动儿童将成为城市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发展与成长将关系到城市长远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次是要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和培训重点针对相对年轻、稳定的流动人口。 这些人员尽管在户籍上还是归属于农民,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实际上很少参加农业劳动,不具有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城市生活、工作的经历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主人翁的意识在逐渐加强,也更加倾向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要求。政府可以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在双方互利的基础上,从政策上给予他们优惠和补贴,大力鼓励他们在业余参加自学考试或到各类成人学校进修学习。也可以在流动人口聚居地成立“农业流动人口职业学校”、“农业流动人口进修学校”、“农业流动人口之家”等,定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为区域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固定的流动人口群,使他们能够在城市安家落户。第三是以社区为平台开展城市生活适应性教育。从某种意义讲,社区是实施城市适应性教育最好的场所。可以由社区居委牵头成立流动人口组织并开展相应的活动, 通过活动在农业流动人口与市民的沟通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消除城市市民对农业流动人口的误解与歧视,加强农业流动人口对城市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了解。

  四、探索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模式

  管理服务化: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可以尝试在所有流动人口聚居地重点建设为流动人口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全方位的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人性化:在加强农业流动人口聚集地的警力投入的同时,同时加大宣传,让农业流动人口像居民一样发挥主人翁的意识,自己维护当地治安;多关心他们的社会福利和文化生活,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城市生活的创造者,也是城市生活的受益者,从而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管理信息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数量逐年攀升,客观上对城市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出挑战,对就业、治安、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也造成了很大压力。信息化管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推行信息化管理网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快捷的优势,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动态,进一步推动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平台,为流动人口提供准确可靠的务工信息,开展各类综合服务,搭建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信息服务平台,初步形成流动人口务工信息服务和管理体系。(作者:杨清英 北京朝阳区社区学院副教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8
(一)经济因素导致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流动人口由于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单一,从就业范围来看,他们主要从事建筑、零售、餐饮、家政、制造等城市人不愿问津的脏、苦、累、差的工作,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加之在民工管理中诸多不合理费用的征收,使他们的实际收入与支出常出现负值。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造就巨大城乡差距的同时,也衍生了城市人天然的优越感。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普遍存在一种戒备、歧视和排斥心理,尤其是城市下岗失业人群,认为流动人口抢了饭碗,对他们采取敌视、打压的态度,想方设法围剿流动人口本已狭隘的生存空间。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进城后的一个现实困境是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窘迫使流动人口常面临城市的繁华与自身处境的巨大落差,家庭的经济地位更加深了流动人口的自卑心理,导致其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二)流入地人口对外来人口的偏见和歧视使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长期以来,在政策优势和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优势条件下,本地人口在社会资源和竞争方面占据着优势,并由此而形成“本地人”的身份优势意识。而流动人口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上处于全方位不平等的地位,成为流入地社会的“外来人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有偏见与歧视的本地人口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对待流动人口的偏见与歧视,他们理所当然地把流动人口当作“外群体”看待,在认识上对其表现出偏见,在行为上对其表现出歧视。正是由于这些偏见和歧视的存在,使得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虽然同处一个社会空间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他们在社会交往上、在心理意识上都相当疏远,造成了流动人口融入当地地社会的困难。
三)流动人口自身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使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流动人口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在对一份对外来务工人员做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学历普遍较低,初中学历的最多,其次是高中、小学,大专。社会适应能力是影响流动人口融入社会地又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调查表明,进入城镇化地区工作生活的流动人口,其人际交往关系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亲缘和地缘关系方面,很多流动人口交往的人群主要是老乡、亲戚等。流动人口社会关系的内向性、乡土性突出,社会生活圈子相对较为封闭,他们不愿主动突破这一封闭状态,客观上形成了自我隔离状况,与流入地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疏离。更为主要的是,很多流动人口中存在“打工心态”、“过客心态”等。在很多流动人口中,他们觉得自己的“根”始终还是在农村的家乡。这种“打工心态”和“过客心态”使得大多数流动人口将自己的未来定位在农村,对流入地社会没有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始终保持对流入地社会一种“陌生人”的感觉。流动人员这种自身素质不高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使流动人员很难融入当地社会。
(四)文化与社会生活习惯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地域的不同,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形成了不一样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这使的流动人口融入这个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自然而然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形成了隔膜,让流动人口感觉融不进当地这个生活圈子。
总之,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没有社会政策和体制作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他们要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是不可能的。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仅仅是社会迈出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从社会成员的观念、社会制度的设置、社会管理机制的运作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而作为我们流动人员本身要摒弃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发扬吃苦耐劳、勤俭朴实等精神,克服乡土文化中封闭、内向、散漫等消极思想和心理的影响,以宽容接纳的心态对待城市主流文化和市民,自觉增强对市民群体的归属感,增强城市“主人”意识,从而尽快实现由流动人口到新“市民”的转变。
第2个回答  2013-04-13
随着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给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加速的左右,同时,大量的流动人口又需要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他们还面临着如何融入这个新社会的困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