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提升全体学生和民族的综合素质。

1、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能力的本质是创造性。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创造性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

创造能力培养特别应贯穿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始终,从小培养敢于创新的思想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束缚了一代人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2、自学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剧增。而在中学阶段,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保障。

3、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都应该遵循的人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每一个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完成心理和精神上的进化和成熟,从为生存而生存、自私、野蛮的动物本性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社会公德主要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是人的最基本道德。

保护环境、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是为人类当前生存和子孙后代生存的道德。

遵纪守法、勤恳敬业。遵纪守法、勤恳敬业是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贡献。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层次的贡献。

诚实守信、正直向上。诚实守信、正直向上是为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贡献。

4、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科学的世界观必须在不断学习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5、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以天下为已任,从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出发,不断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最高目标,是科学的人生观。

6、劳动观念教育:人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生存、生活质量,为人类的持续发展而劳动。人必须成为社会生产力、成为劳动力,能创造财富。

7、终生学习教育:21世纪是科技革命的新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学校学好今后走上社会所需的一切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不断学习、充实、完善。因此,每个人还必须把培养自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现代人必须终生学习。

8、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学科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感,使之形成对各学科的爱好,启发他们学习的最佳动机,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审美能力也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永久性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

扩展资料:

素质教育改革措施:

1、提高校长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对校长和教师素质的要求将更高。校长和教师既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又要在教育手段、方法上有创新和突破,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李岚清副总理说得好:“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 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 

在办学过程中, 校长处于管理系统的核心、主导、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 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 直接影响教育工作和教师行为。

所以, 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对人民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 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公正廉洁的品质、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要按教育规律办事, 领导广大教师在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下, 改进教学方法

校长必须深入到教研组, 深入到课堂,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带动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创造出素质教育的好经验、好成果;要不断加强学习, 使自己既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正确的教育思想, 又有管理现代教育的能力和方法。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素质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

广大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和师生观。学生千差万别,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他们都处于成长期, 可塑性很强。

教师要时刻想到, 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就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要彻底改变束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改革教师以个人好恶要求学生的专制的教学方法;要彻底抛弃题海战、疲劳战等做法。

靠加重学生的负担来换取一点点成绩, 是一种最愚笨的办法, 要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富于活力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深刻理解和爱护学生, 很多教育家都得出一个共识——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实质就是爱的效应。

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 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尤其是对行为表现较差的学生, 要特别耐心和谨慎, 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每个学生只要教育得法都能够成才。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要钻研教学理论, 改进教学方法,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素质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1
提升全体学生和民族的综合素质。

1、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能力的本质是创造性。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创造性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

创造能力培养特别应贯穿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始终,从小培养敢于创新的思想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束缚了一代人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2、自学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剧增。而在中学阶段,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保障。

3、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都应该遵循的人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每一个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完成心理和精神上的进化和成熟,从为生存而生存、自私、野蛮的动物本性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社会公德主要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是人的最基本道德。

保护环境、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是为人类当前生存和子孙后代生存的道德。

遵纪守法、勤恳敬业。遵纪守法、勤恳敬业是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贡献。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层次的贡献。

诚实守信、正直向上。诚实守信、正直向上是为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贡献。

4、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科学的世界观必须在不断学习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5、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以天下为已任,从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出发,不断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最高目标,是科学的人生观。

6、劳动观念教育:人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生存、生活质量,为人类的持续发展而劳动。人必须成为社会生产力、成为劳动力,能创造财富。

7、终生学习教育:21世纪是科技革命的新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学校学好今后走上社会所需的一切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不断学习、充实、完善。因此,每个人还必须把培养自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现代人必须终生学习。

8、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学科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感,使之形成对各学科的爱好,启发他们学习的最佳动机,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审美能力也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永久性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
第2个回答  2017-04-2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
1、学会认知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占有、分配与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作为第一资源而成为人最大的资本,掌握和运用知识是人最大的追求和满足。积极主动地学习以获取能创造的知识,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责任已经不是教学生学会多少知识,而在天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即不仅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而且知道如何灵活运用知识指导实践,怎样做人。将知识、能力内化升华为人的素质。教育的责任更在天形成学生“全面+专长”的知识新体系,教会学生更在效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学会做事
知识经济又称智力经济,它是以人的智力为根本,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智力的开发和应用显行尤其重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科学与技术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二是表现在推动时代和社会进步。归根到底就是人要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情。
教育要造就新人就必须打破过窄、过深的学科界限,加强综合渗透性,加强知识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搜集、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知识的有效迁移整合创新运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随机应变能力,协调各种复杂人际关系能力。注重发现和舒展个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以提高适应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
知识经济同时也是一种开放型、国际化运作的经济方式。以知识,信息传递和处理的“互联网”,不仅使得知识的创造、生产和消费将世界连为一体,而且对人的协作工作、活动要求更高,更加强调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任何一项发明创造、生产销售都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合作,这甚至高于个人的业务能力。
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善于接受不同的意见,并积极修正自己,更好地与人共处合作、生活。
4、学会生存
知识经济也是一种多样化的经济,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充满挑战与竞争的经济。人要知识的社会,首先要谋求生存,其次才是谋求发展。每个人都要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判断力,不断地提高和改变自己、适应一切变化,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现实,改变你所能够改变的、接受所改变不了的,积极适应社会。
教育的责任就是引导人面对现实,面向发展,发挥个人的天赋,挖掘个人的潜能。同时注重培养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变化中求生存、谋发展。课程改革就是在进一步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创建以做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性选择。
第3个回答  2021-02-27
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第4个回答  2013-08-23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要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协调发展,文化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扎实推进,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精神的建设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