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有哪些种类?

如题所述

常用的氮肥品种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铵态氮肥

包括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氨。

(2)硝态氮肥

包括硝酸钾、硝酸钙。

(3)铵态硝态氮肥

包括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

(4)酰铵态氮肥

包括尿素、氰铵化钙、石灰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5

1、铵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主要以铵(NH4+)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氨。

2、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中的氮素,以硝酸根离子(NO3-)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硝酸钠。

3、酰胺态氮肥

氮素以酰胺基形态存在,常见的酰胺态氮肥是尿素。

扩展资料

1、氨态氮肥的特点是:

氨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均形成铵离子(化学符号为NH4+,右上角加号表示铵离子带一个正电荷),铵离子能被作物根部直接吸收利用;

铵离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因而不容易随水流失,适宜用在水田;

氨态氮肥在土壤中,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同样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氨态氮肥遇到石灰、草木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时,铵会变成氨气挥发损失。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高浓度铵离子对作物,尤其是对幼苗产生毒害;

对钙、镁、钾等吸收具有拮抗作用。

2、硝态氮肥的特点是:

硝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硝酸根离子(化学符号为NO3-,右上角的减号表示硝酸根离子带一个负电荷),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

硝酸根离子不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所以不宜用在水田,一般用在旱地;

硝态氮肥在土壤缺氧的条件下,会产生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转化成氧化亚氮或氮气损失;

硝态氮肥有较强的吸湿性和助燃性,易燃易爆,在运输中要注意防潮防火;

硝态氮肥含氮量较低;

硝态氮肥能促进钙镁钾等的吸收。

3、尿素(化学式CO(NH2)2含氮量46%)特点是:

含氮量高,含氮量46%。

易溶于水,呈中性,与绝大部分肥料可以混用;

在土壤中溶解后,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需要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在温度低的季节使用,其肥效较铵态氮和硝态氮迟缓,应适当提前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第2个回答  2018-10-24

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硝态氮肥:硝态氮的共同特性: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含N46. 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扩展资料

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第3个回答  2018-09-19

常见的氮肥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长效氮肥。

一、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硝酸铵(NH4NO3)等。

硝态氮的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三、酰胺态氮肥

尿素:分子式CO(NH2)2,含N量44-46%。固态肥料含氮最高的优质肥料,是化学合成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易潮解。生理中性肥料,施入土壤后一小部分以分子态吸收,大部分经脲酶作用转化为(NH4)2CO3被吸收,肥效较NH4+—N和NO3-—N慢,作追肥时,要提前4-5天施用;对土壤无不良反应。可作基肥,追肥,不提倡作种肥,最适宜作根外追肥;适于各种土壤和作物,石灰性和碱性土壤施用时要深施覆土,防止氨的挥发。

四、长效氮肥

又称缓效或缓释氮肥、控效氮肥,难溶于水或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

长效氮肥的共同特性:

1、溶解度小,释放养分的速度慢,减少氮的淋失,挥发,固定及反硝化等损失。

2、肥效稳且长,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氮素的供应。

3、可一次大量使用,省工省力。

扩展资料:

氮肥的合理使用

1、目的: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施入氮肥后,作物对氮肥中养分吸收的数量占施入氮肥的百分比。我国目前旱田40~60%,水田30~45%,平均50%左右。

2、氮肥损失途径:铵态氮肥的分解挥发,硝态氮肥淋失、反硝化作用。

3、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1)深施覆土:增加对NH4+的吸收减少挥发,为保证植物供应可早施几天。深度因用量而异,少(每公顷施肥75---112.5kg)宜浅,多(每公顷施肥300---375kg)可深(12~15cm)。春季垄作玉米或高粱,一次深施入犁沟,可不再追肥。

(2)调控水分:在一定土壤含水范围内,利用率随水分增加而增加。追肥时旱田可通过灌溉调节,无灌溉时可看墒情;水田不能大排大灌。

(3)氮肥球状化或缓效化:把氮肥与腐熟的农家肥或肥沃的细土混匀,加工制成球状称球肥。球状肥料比表面积减小,释放养分较粉状慢,局部浓度高,肥效持续长。施用时注意用量。可作基肥或追肥,深施,宜早不宜晚。

(4)铵态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控制铵态氮的硝化。

(5)合理分配和选择肥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1

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拓展资料

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

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

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化学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生成合成氨的哈伯法装置于1909年建成,并在德国首先实现工业化,成为氮肥工业的基础),20世纪40〜50年代,硫酸铵是最主要的氮肥品种。

60年代,增加了硝酸铵;70年代以来,尿素成为主导的氮肥品种。

碳酸氢铵是中国80年代主要生产的氮肥品种之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