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上下楼梯的安全》反思怎么写?

如题所述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小朋友年龄小,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较差,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所以,对小朋友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把幼儿生活中容易被忽视但却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上下楼梯的安全作为重点,故设计了《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旨在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并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目标定位: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满足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需要,我把目标定位如下:

(1)学习儿歌《上下楼梯》,并指导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2)初步树立安全意识,逐步养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追逐打闹,照顾前后的良好安全习惯。

3、重难点分析:

(1)重点:教会幼儿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2)难点:让幼儿懂得上下楼梯安全的道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4、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自制邀请函,多媒体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自己上下楼梯的记忆准备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采用以下集中教学方法相结合,动静交替。

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画面呈现幼儿面前,让幼儿在此过程中获得直观的感知,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提问启发式:在各个环节,都相应的设置了问题,逐渐引导幼儿对活动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情景教学法:让幼儿将平时的不太注意的行为提炼出来,再次着重亲自体验感受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4、游戏体验法: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本次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采用的学法有:观察分析法,讨论法,互动法等。

四,说过程:本次活动我分为四个环节如下:

环节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课件:美羊羊邀请函)

1,出示邀请函,让幼儿猜想里面会是什么?(引出路线图中的楼梯)

2、教师启发式提问,“平时我们是怎样上下楼梯的?”、“上下楼梯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猜一猜”的形式设计,为幼儿设置了悬念,给活动笼上了一层神秘感,使活动一开始师幼双方都以开放的心态进入氛围)

环节二:组织幼儿交流讨论,总结正确的上下楼梯的方法。

(1) 你们认为那幅图上的小朋友的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

(2) 为什么你认为他们的行为不安全?

(美羊羊)小结:我们在上下楼梯时靠右走,集体上下楼时要照顾前后,排好对一步一步两脚交替走。(请小朋友观看课件)

(由于小班的幼儿年龄小,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多以直观的感受为主,为此,我将上下楼梯的一组行为制作成幻灯片,让幼儿在看幻灯片的过程中能直接感知,教师鼓励幼儿想一想,然后积极主动表述图片中的内容并分析,同时也有助于幼儿观察里的培养)

环节三:游戏《小卫士闯关》

为了帮助幼儿加强的安全意识的掌握,本环节我设计了“闯关”的游戏。我采用抢答的形式来组织,幼儿对各类安全事件快速地进行判断,在幼儿判断后,出现一个可爱的动画“儿童专家”提示,进一步帮助提高正确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复杂的说教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动画“儿童专家”增添了几分童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节四:(1)学习儿歌《上下楼梯的安全》幼儿有了知识的积累、经验的提升后,对儿歌掌握速度较快

(2)带领幼儿出发去青青草原,体验正确上下楼梯的方法。

(引导幼儿边读儿歌边体验,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学习儿歌就是为了让幼儿能将上下楼梯的安全牢记心中,加深印象)

结束,音乐《别看我是一只羊》

各位老师:

安全教育的成功需要不断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让幼儿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在今天的此项活动中的更多不当之处,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附儿歌: 上下楼梯不推挤,一个一个跟得齐。

手扶栏杆慢慢走,一阶一阶走上去。

下来还是靠右边,一个一个有顺序。

保证安全是第一,一定一定要牢记。

例:

小班上学期安全活动《上下楼梯》反思

楼梯是幼儿园中常见的设施,孩子们往往把楼梯当成运动娱乐设施,楼梯也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进入中班后幼儿的教室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一楼搬到了二楼,幼儿每天到教室、做操和游戏都需要走楼梯了。现在每天都要走上好几遍的楼梯似乎成了幼儿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让幼儿学会怎样上下楼梯,并养成良好习惯尤为重要。

幼儿园的小朋友年龄小,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较差,中班的孩子虽然能够掌握正确地上下楼梯的方法,但是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园上下楼梯时,有的孩子对此像玩游戏一样,还是有不扶扶手、蹦着下台阶、推前面小朋友、走路摔跤等情况发生。楼梯到处都有,公共场所的楼梯不是玩的场所,所以,一步一步地走楼梯也是一种好习惯。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幼儿知道上下楼梯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活动,应该遵守秩序和规则:靠右侧通行即用写字吃饭的手扶着楼梯或墙壁上下楼上下楼梯不跑跳,不拥挤、不喊叫,这样既安全又礼貌。

对于个别幼儿的不当行为,如果情节不太严重,教师不必大声指责,只需提醒他注意安全,然后,在活动中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的方式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并加强安全意识。但幼儿生性好玩,幼儿想出的各种玩法也很有创意,我们可以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在平衡木上、滑梯上玩得尽兴。长期以往幼儿会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一步一步的地秩序的上下楼梯了。

上下楼梯虽然是一件生活中很平常的小事情,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养成上下楼梯的良好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把幼儿生活中容易被忽视但却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上下楼梯的安全作为教育内容之一,是希望能够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并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小学学生上下楼梯行走规定

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1条  学生平时上下楼梯时,一律靠右侧行走。学生集体上下楼梯时,可双边通行。遇到学生集体上下楼梯时,个别行走的学生应该等集体学生通过后,方可靠右行走。在楼梯上如果有学生不慎摔倒,在场的学生教师要示意队伍停止行进,迅速救治,不得拥挤肆意践踏并及时有序安全地离开。

第2条  各班早操、升旗仪式时下课必须及时,不得延误。上下楼梯时,应以班级为单位,排队双行。行走时,一步一级台阶,不争抢,不推挤打闹,不追逐起哄,不将身体探出栏杆。

第3条  学生上下楼梯一律靠右行走,不冲跑,不拥挤,不碰撞,不吵闹,不搞恶作剧,不准一步跨两个台阶,不准两人勾肩搭背地走。严禁学生在楼梯上、楼梯出口、转弯处打闹、玩耍、做游戏等。

第4条  学生由班级到操场参加集体活动(如做广播操、升旗仪式、看演出等),必须由班主任组织,在本班门口走廊上站好列队后,按照指定的楼梯口下去。返回时,也必须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按照指定的楼梯口回到班级。

第5条  学生平时在教室走廊上通行时,也一律靠右侧行走。

第6条  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管理,由学校安全部门、德育部门共同负责,班主任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