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会计改革时和特点

时间和特点

    第一次——1985年,标志:财政部颁布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等,创造了8个“第一”,如第一次使用了资本、股利、票据、无形资产等概念。特点: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

    第二次——1993年,标志:两则——基本准则、财务通则,两制——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制定中国会计体系。特点:权责发生制

    第三次——2001年,标志:将13个行业会计制度统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同时颁布了15个具体准则,并于2006年完善为38个具体准则。特点: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古义是集会议事。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2
第一次——1985年,标志:财政部颁布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等,创造了8个“第一”,如第一次使用了资本、股利、票据、无形资产等概念。特点: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
第二次——1993年,标志:两则——基本准则、财务通则,两制——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制定中国会计体系。特点:权责发生制。
第三次——2001年,标志:将13个行业会计制度统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同时颁布了15个具体准则,并于2006年完善为38个具体准则。特点:实质重于形式。
可能不够全面与完善,仅供参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