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天王是谁?

如题所述

中国四大天王即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纪90年代四位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分别是: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及郭富城。

四大天王于1992年被命名,此后受到大众广泛的认可,影响力迅速波及整个大中华地区和亚洲,风靡至今。四大天王作为香港演艺界代表,参加过众多官方重要活动,包括1993年人民大会堂义演,1997年香港回归人民大会堂晚会,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等,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二十余年来,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 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却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代表着整个香港娱乐圈。

扩展资料

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歌迷们开始为偶像做出许许多多狂热举动。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四大天王的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而四人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内地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港台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

四大天王创造了香港娱乐史上最辉煌的流行元素,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四大天王”的出现造成了香港歌坛的垄断局面,也制约了香港娱乐界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

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垄断也正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四大天王”将香港娱乐业推向了最高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大天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4

一分钟了解四大天王

第2个回答  2018-01-09
香港四大天王:刘德华 黎明 张学友 郭富城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毕业于无线艺人第10届艺人训练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同年因演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开始崭露头角。1983年在“永恒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电视剧《神雕大侠》主题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开始被香港乐坛熟知。严格来说,刘德华的声线并不是很占优势,但是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唱的歌,无论是粤语还是国语。从《我和我追逐的梦》到《来生缘》,从《谢谢你的爱》到《真情难收》,一首一首刘式情歌已经成为了当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词。因此在谈到“四大天王”这个话题时,他曾对媒体说“其实我出道都比他们几个早,严格说来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出道早,并不是刘德华区别于其他3人最大不同,关键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他劳动模范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让同行和媒体都赞叹不已。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堪称老而弥坚。除此之外,他多能多专的均衡发展也是4个人中人气保持最好的,即使从2000年获得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后,他在电影方面开始投入较多的精力,但音乐方面依旧保持高产,虽然陈耀川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广阔的市场,但仍然有不少追随者。
2005年底,刘德华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大会”,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在乎的还是电影,他想成为“中国演员”而不仅仅是香港演员。他的这种热爱有时也会惹来争议,2005年10月刘德华发出号召,要联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电影的颓势,结果招致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为漫长。1984年19岁的郭富城考入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训练班,1987年转入无线艺训班,期间演过数部电视剧,但大多为龙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湾的郭富城拍了一支电单车的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竟改变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湿漉漉的头发、带电的眼神开始让台湾少女着迷,随后灌录了三张国语大碟,其中一曲《对你爱不完》红遍两岸三地。
去年年底,歌坛常青树张学友忙碌异常。除了自己已经巡演一年的音乐剧《雪狼湖》在北京作收尾演出之外,他参演的电影《如果·爱》也作为贺岁影片加入年底票房大战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四大天王再次发力”的局面,张学友无奈地笑着说:“怎么还在叫我‘四大天王’,没有办法,他们始终爱叫这个。‘四大天王’的说法早就觉得过时了,这种说法已经被大家叫了十几年,现在四个人各自的发展都很精彩,连碰面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四大天王’的说法已经应该‘废掉’了。这个称号只是代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它,并不代表现在。虽然我对现在这个称号,已没什么感觉了,但是我并不唾弃它,因为它曾经给我带来很多东西。”谈起这个称号所代表的意义,张学友说:“我觉得‘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现在的乐坛已经很不一样了,有了新的状况。‘四大天王’只代表那个年代。现在的乐坛新人辈出,相对而言,给予歌手的压力也会更大。这种事情很正常,以前也会有。他们(歌迷)越喜欢你,对于你的要求就会越高,还会把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加到你的身上来。不过,我觉得作为歌手最重要的还是做自己的音乐。如果市场不喜欢你,那么你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没有办法。
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个见证:作为一名真正喜爱音乐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个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欢唱歌的话,能唱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现在谁也说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艺生涯见证一次歌手从进入演艺圈到结束舞台生涯的过程,所以对于(四大天王)这种称号,我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足够。”
只有怀念,没有留恋
1999年,张学友、黎明先后宣布退出“四大天王”的称号。同时也不再参与香港乐坛的奖项角逐。两人的退出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时代”的正式结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19
中国香港4大天王,就是指二十世纪90年代中国香港4位最受大家喜爱的男歌星,分别是: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4大天王于一九九二年被定名,自此遭受大家普遍的认同,影响力快速蔓延到全部大中华地区和亚洲地区,盛行到现在。


1990时代初,伴随着谭张争霸结束,谭咏麟渐隐香港乐坛和张国荣的全方位退出,香港乐坛产生了真空期,以张学友、刘德华等为象征的新手逐渐在歌坛斩露头角,香港乐坛迈入了新时期。

1990年,黎明的迅速爆红,将同为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气势压下,取而代之。而香港乐坛的乐团阵营亦逐渐被偶像派替代。那时候由于黎明和刘德华同为偶像派,变成较大 竞争者,两个人曾被封号为双子星。而唱将实力派的张学友亦维持声势和前二者被合称歌坛“三剑客”。接着1991年,郭富城爆红旋风从台湾吹回中国香港,再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作用,中国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另一个说法为方逸华)将4位那时候最受大家喜爱的男流行歌手合称为“4大天王”,并获得市民普遍接纳,一直沿用至今。四个人都是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较多的位置依然在音乐上,四个人基本上垄断了1990时代香港乐坛全部奖项。每年中国香港4大音乐颁奖礼期内,不但四个人竞争激烈、各自粉丝更加是口水横飞。
第4个回答  2021-04-19
国乐"四大天王"是对四位民乐家杜聪、方锦龙、王中山、陈军的别称。

杜聪
有"上海第一笛"之称的杜聪,为现任总政歌舞团独奏演员。他精通多种管乐器,演奏基础扎实,并涉足西乐,吸取现代派技法融进民乐,敢于创新突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青年演奏家。他的排箫独奏专辑《沉思》曾获得中国唱片"金唱片"奖。

方锦龙
"琵琶王子"方锦龙。演奏的是一把国内独一无二的五弦琵琶。五弦琵琶与四弦琵琶相比,音域宽厚,表现力增强。他曾创作改编了《台湾风情》、《静夜思》、《渔舟唱晚》等多首乐曲,收录在他的多张演奏专辑中。

王中山
"古筝掌门人"王中山现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他曾在古筝上开拓性地运用了左右轮指,弹拨等技法,丰富了筝的表现力,是当今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中的佼佼者。

陈军
陈军则堪称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二胡演奏家。1997年夏,他与法国里昂国家管弦乐团在香港的合作演出,更是技惊四座,不但慑服观众,法国乐人更赞誉他的演出可媲美小提琴大师帕格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