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直板的怎么拉球;横打用正交可以么

我是直板,冲拉(带点弧线,应该就是平常说的抽球)还可以,但是不会拉球,我想问,直板拉球和冲拉是打球的高点还是下降期(或下降前期),大家都说打高点,但是我看视频,大部分人都是打的下降期(我们这一个高手拉球甚至是下降中后期)。纯粹拉球拍形比冲拉要直还是更平些(也就是打球的中部还是中上部),挥拍是不是要更上扬(角度更垂直)。
另外,我练直板横打,反面用正交行么?
我是新手,总感觉横板拉球比直板容易,但我已选定直板,希望直板高手赐教!

  乒乓球直板拉球要领:

  1.击球点与击球时间

  过去常强调拉球的击球点在腹前,现在看来,在实践中还有些出入,做到这一点相当困难。现在的击球点,一般在身体侧面就比较合适,但不要超过身体后方的最远点,稍前一点。从目前情况看,在这一点击球,可能更容易发挥手臂挥动的加速度,因为此时力臂最长,容易发力。

  拉前冲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在下降初期,因为高点期很难把握,时间太短,并且借力也有一定的问题。拉加转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在下降期。这时有较长的时间摩擦,制造弧线。

  再说说用力方向。总体上讲,拉球的用力方向是向前上方发力。但只记住右后下向前上发力是不够全面的。从生物力学拍摄的连续图片的运作轨迹投影来看,拉球的手臂运动轨迹是向内倾斜的半弧线。实际上是由右后下方向左前上方用力的过程。这一点从实践中优秀运动员肘部运动轨迹就可看出,它是一个由内向外再向内的小半圆形。所以在学习拉球时,切记肘部不要前后移动,影响日后提高阶段的拉球质量。

  2.板形与击球部位

  现代乒乓球的拉球更讲究“打摩”结合,所以拉球的板形不必过于前倾,这样容易造成摩擦过多,球的前进力不够。常用的板形是在拉球的起始阶段。板面保持与地面垂直即可。在击球的一瞬间,伴随着手腕内收,板面略有前倾,给球一定的摩擦。摩擦与撞击同时进行。在拉加转弧圈时,摩擦多一些;拉前冲弧圈,只要能保证有适当的弧线,使球过网上台,要增加撞击的比重,使球产生足够的向前冲力;当在第一点拉时,可增加摩擦的比重;反拉时摩擦要多一些,自己发力拉时,撞击要多一些。

  在击球部位上,拉下旋和一般旋转的上旋球,接触球的后中部向中上部摩擦;为了增加拉球的准确性,接触点可稍向左侧面一点,但千万不要侧面过多,形成拉侧旋球的情况。

  3.站位

  正手拉球前的基本战位姿势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右手为例),一般情况下球拍置于腹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稍向前倾以利于起动。收腹、含胸,膝关节略有弯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较高的重心。

  4.重心移动

  当来球接近球网时,伴随着手臂的移动,开始进行重心移动。在重心移动时,腰部略有转动,但不要转动过大,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在右脚上就可以了。在重心移到右脚后,右肩略有下沉。支撑腿略弯曲,但不能弯曲过大,以免造成重心过低发不上力。在这一环节上,业余选手容易犯的错误是过大的转动髋部,使身体重心在垂直轴上运动过多,造成拉球时的力量分散,不能有效的发挥向前的力量。比较好的做法是,重心在垂直轴上略有移动的同时,在矢状轴上要有一定的运动,使得重心有足够向后运动的距离,这有利于在发力时向前移动。如果重心移动有投铁饼的感觉那就错了。在重心移动过程中,腰部和腹部要收住,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重心在脚上的位置是全脚掌略靠前外侧,这样可充分发挥向左前上方蹬地的效果。

  5.引拍

  在重心移动的同时,球拍经腹前向右斜后下方移动。在这一动作中,任何多于动作都是没有用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经最经济的路线把球拍放在合适的位置。并且要自然。正手拉球一般的引拍位置,是在身体右侧腰部下方,大腿中段的后方一点。肩部要保持适当的紧张。不能把肩部完全打开,这样会影响拉球时的动量转递。手臂放松,前臂和上臂不要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说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这样容易造成僵硬。这时肘关节的夹角一般在150°~170°之间即可。

  在引拍过程中,对于学习拉弧圈球的人来说,令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向后拉肘,或向上抬肘,这样极大的影响拉球发力。如果有这样的毛病,必须坚决改掉。在整个引拍过程中,肘关节几乎始终与手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在前后方向上超过手的位置,那说明引拍就有问题了,其前后顺序是,前臂带动肘关节移动,不能是肘关节拉着前臂做前后运动。上臂在引拍过程中,与身体的距离要自然打开,不要夹臂,大约有一拳的距离即可。

  6.发力

  总体上说,拉球的发力是一个动量传递的过程。其传递的基本原则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传递,由身体的下方向上方传递,由身体的近端向远端传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右脚的外前侧向前上方蹬地开始,重心逐渐向上抬,由小腿、大腿、髋关节、腰、肩、肘、手腕、手指,最后作用于球拍击球的一瞬间。在这个过程中,髋关节要适当前顶,腰部和腹部收紧,控制住力量,使其集中。前臂和手腕在击球的一瞬间要有内收动作,手指在击球一瞬间抓紧球板。直板拉球时,要在抓紧球板的同时,注意中指顶板的动作,使力量集中作用到球板上。

  7.随势挥拍与还原

  球离开拍后,手臂还要继续挥动一段距离,我们把这一段叫做随势挥拍。其作用是缓解手臂发力运动的惯性作用,对增加球的力量没有什么太大作用,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否则动作将不够连贯和自然,影响协调性。

  有关还原的位置,要根据下一板球的击球情况来选择。如果采取单面连续拉,那么还原时的重心就要偏向右侧,以节省下一板进攻的时间;如果准备采用两面进攻,重心则宜偏向中间,可随时向两边移动。球拍置于开始时的位置——腹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用最容易理解的语言来回答你。

如果你会抽球,还不会拉球,首先要考虑的是改变发力的结构,而不是有关于击球时期的讨论。

再来说一下拉球,拉球最理想是高点,就是质量好一些,但是难度也大。退而求其次就拉下降前期,也是平时看到的最多的拉球点。下降后期拉也行,但是没有杀伤力,一般是被人家逼了没有办法而救球。这段话跟你的本质问题没有关系,你一定要清楚,拉球的发力跟抽球不是一样的。追问

能简单说一下有什么不同吗,谢谢

追答

抽打:球拍运行最快的时候触球。
拉球:比较复杂,拉球胶皮触球到球离开胶皮有一个时间差,俗称“持球”。要做到这个现象,球会在胶皮上面产生一个滚动。跟抽打比较,触球时球拍要求快,但不是最快,球离开胶皮的时候,球拍运行达到人的最快速度,就是弧圈球。一般是靠后收小臂来完成。一句话,复杂!

追问

拉球时,触球的是球的上部还是中部?感觉他们会拉球的,在拉球时,挥拍反而比抽的时候要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13

1、直板拉球的要点是:蹬地、转体、快摩、随势挥拍。拉球一般是拉下降期。和横板不同,直板拉球,要注意,通过拇指和食指的转换控制板型,确保摩擦。如图示。



2、横打可采用正胶,但要注意的是,正胶必须以击打为主,略加摩擦。

第3个回答  2013-08-26
如果是纯拉球的话,要在球的下降期,球的上升期和高点,如果拉球的话会有一种“带不住”球的感觉,一拉就下网。触球点应该在中上部,如果球已经落的很低了当然要挥拍更上扬一点。这种情况要具体分析了。看感觉吧。
直板横打有多重情况。目前大家把直板横打和直板横拉搞混淆了。认为直板横打就一定是反手用反面拉球。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反手只是击打,用正胶没问题。但据我了解反面用反胶拉球和用长胶干扰对方的居多,还真没有见过反面用正胶的。
我也是传统的直板选手,后来想练横拉,反面贴了反胶。练了一阵发现横拉挺不好练的,要有专门的人给喂球。不仅没有练成横拉,还把自己以前很有威胁的快弹、快拨给废了。后来又贴了块长胶,一开始也不适应,后来慢慢发现长胶对对方的干扰还是很大的,并且不怎么吃发球!就沿用了下来。
还有你说的横板拉球容易,但是直板的角度变化、发球多样性和正手的威力也是横板不能比拟的。
总之还是适合自己的最好!追问

那冲拉(冲打)的话,是打高点还是下降期?

追答

高点

第4个回答  2013-08-27
拉高吊弧圈的话,要拉下降期;前冲弧圈,也就是像你说的抽球(专业术语叫前冲弧圈),是拉高点,直拍反打尽量用反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