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双重意识或者双重人格的?

如果这样算是病态吗?

多重人格症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此类患者行为的差异无法以常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来解释,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个人格有其个别的姓名,记忆,特质及行为方式.通常原来的人格并不知晓另一个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现的人格则对原来的人格有相当的了解.新人格的特质通常与原人格特质相当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压抑的,新人格可能是开放,外向的.
多重人格(MultiplePersonality)一种心因性身人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一般说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阶段,内陆诸意识层的只有一种身份,称为主体人格。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出另一身份的痕迹。不定期一段时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执政”时,原先的主体人格刚开始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业已发生过的事情。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多重人格的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一部分行为和经验被单独保持,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后继的人格通常能意识到主体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为客体(“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我”),当分离尚未全面时,主体人格还有可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他”、“她”或“它”。可是,当分离全面进行时,主体人格便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并由后继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学家P。费登所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经验类似纪觉,从中产生的‘思想’被体验为好像它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觉’”。当主体人格或是客体人格共存时,有几率使双方或是多方的意见不和,而导致极端行为。
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在其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不时甚至处于剧烈的对立面。在主体人格是积极的、友好的、顺应社会的和有规可循的地方,后继人格可能是消极的、攻击的、逆社会的和杂乱无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约翰逊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在童年期年处的家庭环境是蛮横的和忽视的,则儿童的需要就会常常遭受挫折,从而引发愤怒或不满。如果这一环境对儿童的愤怒或不满拒绝接受,或者说在儿童的愤怒或不满出现时立即予以处罚,则儿童就会被迫压抑真正的情感,仅仅展现社会认可的遵奉行为。又由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有可能被保持下来,儿童时期所受的刺激导致儿童在儿童时期的性格将会被同时保留,而且这种性格有可能被新衍生出来的人格压制。于是,儿童处于矛盾或冲突之中:一方面为避免处罚而压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压抑的情感并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计出来表现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只有通过创造想象中的游戏伙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体验成客体(“他”、“她”或“它”),借此与孤独或寂寞作干斗争。尔后,凡那些无法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为,或者经常受到处罚的冲动,便有可能被分离出来,压抑入想象中的游戏伙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坏人。这里,“我”是主体人格,“他”是另一种人格或后继人格。此时,主体人格尚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客体(即想象中游戏的伙伴)。(作为伙伴,主客体之间有一定的几率产生相互间完全信任的关系,所以当客体要求暂时接管主体时,主体将会欣然接受。但当客体所作所为违反主体直接意识时,主客之间即可马上发生冲突,导致极端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3
双重意识或双重人格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体验两种不同的自我身份或人格。这种现象通常与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相关,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与其他心理问题有关。
多重人格障碍是一种罕见的心理疾病,通常是由创伤、压力或其他心理创伤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大脑会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导致每个人格在不同的时间出现。每个身份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记忆,导致一个人的行为和感知在不同的身份之间会有所不同。
其他可能导致双重意识或双重人格的心理因素包括:
1. 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这种疾病的特点是缺乏情感和与他人的联系。患者可能会感到孤独和不满足,同时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解离症状,包括感觉到自己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自我。
2. 解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这是一种由于极度的情感或身体上的虐待所导致的心理问题。患者可能会在同一段时间内出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身份,这些身份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3. 药物或酒精滥用:某些药物或酒精可能会导致短暂的解离状态,包括感觉到自己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自我。
需要注意的是,双重意识或双重人格是一种不寻常的现象,而且往往与心理问题有关。如果你或者你认识的人经历了这种症状,建议尽快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或精神健康专家帮助。
第2个回答  2013-08-28
双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这样的:“ 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人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显现出来。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多重人格可以有双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达到17 重人格。其中以双重人格相对多见,通常其中一种占优势,但两种人格都不进入另一方的记忆,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

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多种人格障碍]
[诊断标准]
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丧失自我同一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2 对周围环境缺乏觉察,周围意识狭窄或对外界刺激异乎寻常的注意狭窄和选择性注意,并与病人改变了的身份相联系;
3 上述症状必须是非己所欲,发生在宗教或文化背景认可情境中的类似状态之外或系其延伸;
4 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5 排除分裂症用其相关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加规定:
1 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 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 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 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 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 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 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 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 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严重标准] 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
1 符合病症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28
对此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解释道:对催眠现象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在同一个人身上可能有几种心理结合体,它们可能或多或少地彼此保持独立,也可能彼此“一无所知”,还可能在所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互相转化。这些起初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现在已使我们感到司空见惯了。以上这一类现象有时会自发的出现,便是被称为“双重意识”的例子。如果发生这样的人格分裂,意识有规律的依附于两种心理状态中的一种,我们称之为有意识的心理状态;而另外一种脱离这种心理状态的意识称为潜意识的心理状态。——精神分析学派——江流月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