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的历史位置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元代的通都大邑

  元代,是太仓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元代浏家港的崛起和漕运的开通,使太仓的政治、经济和城市建设有了急遽发展。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浏家港迅即成为外通六国的“天下第一码头”,接着太仓开壕筑城,一度成为苏州府昆山州的州治所在地,成为繁华的“通都大邑”。

明代的东南巨州

  明代,是太仓在元代繁荣的基础上,在诸多方面取得成就和发展并著名于世的年代。经过元代的漕运和通番贸易,此时的太仓经济和城市建设已具相当规模。永乐帝利用浏家港优越和港口条件,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起碇港和收泊港,把太仓的建设和发展,又向前推进了大大的一步,使太仓这个港城呈现出新的繁荣而蜚声海内外。为加强太仓防卫,吴元年(1367年)设为太仓卫,洪武十二年(1379年)增设镇海卫,分别驻兵。弘治十年(1498年)太仓建州,隶苏州府,领崇明县,州署设于今市政府所在地。
。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和改泊均在太仓浏家港,始自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结束,历时二十八年。他每次出使均要率领一、二百艘大海船,和二、三万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从浏家港出发,经泉州,先后到达占城、暹罗、爪哇、柯枝、古里、忽噜谟斯和非州的麻林地(今坦桑尼亚境内),所历“大小凡三十余国”。郑和船队的七次航海展现了是国人劈波斩浪,征服大洋的宏伟大气概。通过远航,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增进了中外友好关系,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作为郑和下西洋起碇港的太仓,当时成为船队仓储补给、船舶修造和人才集训的基地;迎送朝廷命官、接待各国贡使、举行盛大祭祀活动,以及宴劳赏赐将士的场所,“九夷百番,进贡方物,道途相属,方舟大船,次第来泊”,可谓盛极一时,太仓浏家港因此成了闻名中外的国际贸易大港。

清代的直隶州治

  清代的太仓,经济富庶,民丰物阜,享有“金太仓”之美誉。随着江南经济发展和户口的增加,以及太仓的繁荣,为分担苏州、松江府赋重事繁之责,遂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太仓州为直隶州,又析地署镇洋县。太仓州和镇洋县同城而治,太仓州镇洋县共辖户口六万零三百二十三户。直隶州领镇洋、崇明、嘉定、宝山四县,隶江苏省,是苏、松、常、太道的组成部分,这一建制一直延至清亡。 (清代啊,太仓兴衰)

清代太仓城市面貌在明朝基础上继续有所发展。至清中期已道路纵横、巷坊密集,石桥林立,车船并行,商店比屋、百业兴旺。府第鳞次栉比,园林星罗棋布。南盐铁西的大道,海门第一桥南的当铺街,陈门泾前的前街商业区,致和塘北的后街住宅区,以及州署前的大街均正式形成,其整齐繁荣的城市面貌不愧为直隶州治所在的巨城大邦。惜在清军和太平军的多次拉锯战中,州城遭到极大破坏,直到民国也未得到恢复。
----
中华民国的小市(上海开港,太仓开始衰败)
展望未来
太仓港开始得到国家的重视,亿吨港雏形已经显现.直隶州风采将再现全球人民面前.但在上海边上以显然不能再现 当年 何等辉煌直隶州雄峰!

太仓~因港口兴,也因港口而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8
【地理位置】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总面积822.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5.9平方公里,陆地面积537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8.23万公顷,耕地面积3.43万公顷。  【地形地貌】 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水运口岸】 太仓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南侧,太仓市东部。口岸位于长江白茆沙南水道,上至白茆河口,下至浏黑屋,中心位置在七丫口,即北纬31°37′00"、东经121°14′00"。拥有长江岸线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5公里,距吴淞口13海里,是距长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港区范围内岸线基本平直且边滩稳定,终年不冻不淤,深水区开阔、稳定,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回转水域的要求,是长江下游地区最佳港址之一。【气候】 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2007年平均气温17.6℃,比常年偏高1.9℃。年降水量1119.7毫米,比常年偏多30.1毫米,全年雨日158天,比常年多29.6天。年日照时数1893.8小时,比常年偏少75.2小时。
第2个回答  2013-08-28
太仓位于江苏东南沿海,濒临东海,又有娄江(即浏河)流经境内而入于东海。在元、明之际,当江水深宽阔,其水阔可达“二、三里”(嘉靖《太仓新志》卷三),万斛之舟可由娄江泊于太仓城东郊和南郊。太仓西由娄江与富庶的太湖流域连成一片,北接长江与广袤的长江流域相交通,具有衔接江海的地理优势。太仓刘家港地当娄江入海之处,也靠近长江口,港区宽阔水深,在元朝时即以其优良的港口条件而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重要港口。“港外即大海,水面宏广,与他港浦不同。”(张大纯《姑苏采风类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6帙)“汐汹涌,可容万斛之舟。”(弘治《太仓州志》卷9杂志)当时,国内“巨艘大舶帆交番夷中”,即以太仓为进出码头。(陶宗仪:《轰耕录》卷5朱张)而“番舶珍货,皆于此市易,谓之六国码头。”(张大纯:《姑苏采风类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6帙)。在郑和下西洋前夕,即永乐二年,又对刘家河进行了浚修。据史载,“永乐二年(1404)春正月己已,召世子高炽及高阳王高照还京师。夏原吉言:‘苏松水虽由故道入海,而支流未尽疏泄,非经久计。’乃命复浚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大理少卿袁复为之副,已复命陕西参政宋性佐之。”(谈迁:《国榷》卷13)在经过一番浚修疏泄之后,刘家港作为一个可泊众多巨舶的深水良港,不仅可泊庞大的郑和船队,而且也为海外各国使节来华访问及外商前来贸易提供了便利。史称:“自此(指郑和下西洋--引者),外国贡使络绎而来,番商洋贾慕刘河口之名,帆樯林立。”(金端表纂:道光《刘河纪略》卷2,稿本,藏上海市图书馆)又称:“矧今永乐承平之岁,薄海内外,靡敢不服,九夷百番,进贡万物,道途相属,方舟大船,次第来舶,太仓复旧之宏观。”(张采纂:崇祯《太仓州志》旧序)这些记载表明,在郑和下西洋时期,太仓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和船队返回的驻泊港,已成为国内最大和地位最重要的国际港口。  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太仓作为郑和船队始发港的地位从未有过改变,这绝不是偶然的。郑和下西洋与历代以来的远洋航海不同,每次航行所到国家和地区少则10余个,多则30多个,动用远洋巨舶百余艘,随行人员二万七八千人。这样大规模的远洋航行,除要装载大量的随行人员日常生活应用物品,还要运输与众多海外国家进行贸易和给赐各国的大量物品。在船队返回时,又满载从各国贸易而来的货物和各国使节所带贡品。其次,在永乐年间,郑和六次下西洋,几乎是连续进行的,在回国后不久,旋即奉命再次出使。这就需要有广阔的港区,以保证数量庞大的货物能及时装卸。这除了发展江海直达运输,是绝不能胜任的。在郑和下西洋时期,只有太仓具有这一优势。在娄江入海口刘家港港区,可以停泊庞大的郑和船队。船队停泊在太仓待命,可以充分利用长江中下游经济地理的优势,便于征集江南地区为海外所需的丰富物产,并可就近娄东和长江水道运抵太仓装船,这样就赢利了时间,为郑和船队及时满载货物连续下西洋创造了条件。没有太仓的这种经济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及优越的港口条件,就不能实现江海直达运输,永乐年间郑和船队连续六次大规模下西洋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说,没有太仓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和返回的集结港,就不会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二、太仓具有航海探险的历史传统,是航海家的摇篮  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有史实可查的航海探险家,就出现在元代的太仓,这就是元代航海家朱清、张宣、殷明略。他们探索海上漕运最佳航线的壮举,很能说明太仓所具有的航海探险精神,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段历史作一番回顾。  元朝建立以后,京城大都(今北京)需要大量粮食。同时,元朝初年不断进行对外战争,北方还需要大量军粮。但北方长期以来屡遭战祸,田园荒芜,粮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所需。元朝政府要解决京城地区及北方粮食紧缺的问题,就必须向富庶的江南索取。元朝政府一年要征收粮食1200余万石,其中近1000万石出自南方,为实施大规模的南粮北调,元朝初年即开发运河,建造船只,充实漕运机构,以期完成艰巨的南粮北调工作。在运粮过程中,河运漕粮常因天旱水浅,河道淤塞,漕船不能按期到达;且内河运粮运量有限,劳役很大,费用不少。为了弥补河运的不足和缺陷,元政府只有弃河图海,另辟蹊径,发展海上航运,于至元十九年(1282),命朱清等以太仓为海运基地,发展海上漕运。1282年12月开辟的最初的航线,是自刘家入海,经海门(今海门市东)附近的黄连沙头及其北部的万里长滩(以上二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东南,现已与长江三角洲涨连)出海,沿着海岸北航,经海宁府东海县(今江苏省东海市,在连云港附近)、胶州(今山东省胶州市),再转东过灵山洋(今青岛以南灵山湾),靠着山东半岛的南岸向东北行,达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角后转而西行,通过渤海南部,到渤海湾西头进入界河口(今海河口),沿河抵达杨村码头(今河北武清县),便是终点。这条航线出长江后便往西北方向,沿海岸而行,大段航程都离海岸不远,浅滩、暗礁众多,航行十分危险,全程计13350里,路程过长,要航行两个多月才能到达。路程长且多有危险,给漕运带来很大损失,第一次运粮4.6万余石,海难损失粮食即将近0.4万石;至元二十八年(1291)运量为150余万石,沉舟粮竟高达24.5635石,相当于16%的船粮为大海吞噬。这样巨大的海损与如此漫长的航期,与当时南粮北运的需求相差甚远。于是,改进漕运航路更刻不容缓了。  至元二十九年(1292),朱清等以“此路险恶”,决心“踏开生路”,并于当年夏季付诸实施。改进后的航路具体走向是:自刘家港出海,粮船过了长江口以北的万里长滩后,便离开近岸,直至海水“透深”,再转向东北往大海深处驶去,如得西南顺风,一昼夜约行1000余里,到青水洋(元代指北纬34度,东经122度附近一带海域,此处海色透绿),过此后再乘东南风,航行三昼夜过黑水洋(元代指北纬32度-36度,东经123度以东一带海域,此处海色蓝黑),可望见沿津岛(又称延真岛)上的大山,再得东南风行一昼夜,可到成山角。转过成山角后,仍沿渤海南部西航,抵达界河口。这条航路较之前期航路有了若干重要改进。首先,启航时节由冬季改至夏季,所以一路可乘西南向或东南向的季风,加以可顺着西太平洋自南向北的黑潮暖流,航行自然快多了,使航期大为缩短,如前后都是顺风而行,约半个月时间就可到达终点。其次,这条新航线远离海岸,由万里长滩直驶青水洋、黑水洋深海水域,避开了江苏与山东沿岸的浅险区域,航行比较安全。新线通盘当年,海难损失的粮食,占起运粮食总额的百分比,已由上年的16%降至3%,收效甚为显著。  至元三十年(1293),考虑到新航路如遇到“顶风而上”的情况,航程尚觉迂回曲折,需要一个月,或40天以上,才能到达目的港,还不是最佳航线,于是命海运千户殷明略对漕运航路再作改进。改进后的新航线,仍从刘家港启运,由长江口出海以后即直接向东进入黑水大洋,经由黑水洋直接向北航行到成山角,再转向西航,仍由渤海南部以达界河口。这样,南段航路全在远离海岸的黄海较深水域,完全避开了近岸浅险海域,安全系数大为提高。据至元三十一年(1294)的漕运记录,海难损失的粮食,占起运粮食总量的百分比已降至2%左右。其次,在此航区内,终年有东北走向的黑潮暖流,其流速平均达1节(每小时可达1海里),在盛行偏南风时,最高可达2节以上。当时漕运启程大都在四五月间,粮船由黑水洋北驶成山角,路线更直,较前能更多地利用黑潮暖流,风向顺利时只要10天左右便可航毕全程。这条新的海运路线的开辟成功,是朱清等元代海上漕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顽强探索的结果,也是元代广大航海者和漕夫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使元代漕运有一条最佳航路。最佳航线的开辟,极大的促进了元代漕运事业的发展,满足了元大都对粮食日益增多的需要。  朱清等在发展海上航运过程中,为了寻找经济、安全的最佳航线,以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从1282年到1293年的12年内,对已开辟的航线作了两次重大改进,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在航海事业上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这种精神对以航海著称的太仓有深刻的影响。郑和下西洋队伍中的不少成员来自太仓,他们正是继承了这种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在郑和航海事业中发扬光大,与郑和船队其它成员共同培育了郑和航海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勇于探索下西洋的新航路,才成就了郑和航海的光辉业绩。可以说,没有与元代朱清等航海者一脉相承的航海探索精神,就没有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是太仓对郑和下西洋的又一重大贡献。  在元代还出现了著名的航海家汪大渊,他在年轻时曾随着商船出海游历,遍访当时所能航至的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国家和地区。汪大渊第一次远航在1330年,在海外各地游历了5年;返乡两年后,他再度出洋,在南洋一带游历了3年。根据先后八年在海外漫游的经历,汪大渊写成《岛夷志略》一书。此书分100条,除末条“异闻类聚”系抄撮前人之书而成外,其余99条除去彭湖、琉球和万里石塘(今西沙群岛)3条外,海外诸国96条,记载海外国名、地名多达22余个;其地理范围,东至澎湖、琉球,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的层拔罗(桑给巴尔)等地,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印度洋、地中海沿岸广大区域。汪大渊在各地游历中,十分注意考察当地的山川气候、风土人情、物产和商业贸易情况,并据实记录于《岛夷志略》一书中。因他游历之广,使《岛夷志略》成为后世研究14世纪上半叶亚、非、欧各国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反映元代与海外各国支好往来的珍贵史料。  在郑和下西洋之时,太仓出了个费信,是一位完全可以与汪大渊媲美的航海家。费信先后四次奉使往海外诸国。第一次于永乐七年(1409)随郑和等往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锡兰山、柯枝、古里等国,至永乐九年(1411)回京。第二次于永乐十年(1412)随奉使少监敏等往榜葛剌等国,至永乐十二年(1414)回京。第三次于永乐十三年(1415)随正使太监侯显等往榜葛剌诸番,直抵忽鲁谟斯等国,至永乐十四年(1416)回京。第四次于宣德六年(1431)随郑和等往诸番国,凡历忽鲁谟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等二十国,至宣德八年(1433)回京。在海外访问时,费信“每莅番城,辄伏几濡毫,叙缀篇章,标其山川、夷类、物候、风习诸光怪奇诡事,以备采纳,题曰《星槎胜览》。”“一览之余,则中国之大,华夷之辩,山川之险易,物产之珍奇,殊主末俗之卑鄙,可以不劳远涉而尽在目中矣。”  《星槎胜览》一书分前后集,前集所记占城、宾童龙、灵山、昆仑山、交栏山、暹罗国、爪哇国、旧港、满剌加、九洲山、苏门答剌国、花面王国、龙牙犀角、龙涎屿、翠兰屿、锡兰山国、小具喃国、柯枝国、古里国、忽鲁谟斯国、东西竺、淡洋、龙门牙、龙牙善提、吉里地闷、彭坑、琉球国、三岛国、麻逸国、假里马丁、重迦罗、渤泥国、苏禄国、大具喃国、阿丹国、佐法儿国、竹步国、木骨都都束国、溜洋国、卜剌哇国、天方国,为采辑传译之所实的国家的地区,其中有些内容采自元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对所记四十余国的位置沿革,重要都会、形胜名迹、山川地理形势、社会制度和政教刑法、生产状况和商业贸易、人民生活状况、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以及气候、物产和动植物等,书中都分别作了扼要的叙述。特别是较翔实地记载了郑和使团首次访问的几个非洲国家的基本状况,为以前和同时代的中所没有,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书中对郑和使团访问各国时的一些情况,也作了比较翔实的记述。费信在海外访问游历的时间之长,到海外国家访问次数之多,所记述亚非各国情况之翔实,都超过了汪大渊。费信作为太仓所出有卓越贡献的航海家,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的成就,与他自幼受到太仓地区具有的勇于航海探险、敢为天下先的光荣传统的薰陶和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朱清等以太仓作为航海基地,大开海运,不仅发展漕运,而且远航海外诸国开展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元代航海业的发展,并使太仓具备了发展远洋航海事业的坚实基础,就是说,在朱清等的航海事业的影响下,太仓成为元明之际富有航海传统的地区。朱清等创海运于太仓,必然就近在太仓地区招募、培训航海人才和水手,而这些民间航海家和船员在频繁的海运过程中又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并影响到下一代,久而久之,使太仓成为航海家的摇篮和航海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并使太仓成为远洋船员的故乡。这种优势,在郑和下西洋之际,其它地区是不能与之相比的。郑和下西洋选择太仓为始发港,正是要利用这一优势。郑和每次下西洋都需要补充许多有一定素质,能胜任远洋航海的人员,而从太仓地区招募和选拔,可以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保证。郑和船队中许多人才都来自太仓,除了费信外,现存史料可查的郑和使团成员周闻也是对郑和航海一定贡献的航海家,周闻18岁时即任太仓卫百户,后随郑和下西洋有功,升任副千户。他在永乐七年至宣德五年(1409-1431)间,从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起,到第七次下西洋止,在七次下西洋中有五次随行,有着丰富的航海经历,为郑和航海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比欧洲人要领先许多年代,而且对发扬先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睦邻友好,发展海外贸易,扩大和加深中外文化交流,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十五世纪初期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郑和下西洋能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太仓为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太仓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为之作好了必要的准备。这在太仓历史的长河中是永远引以为荣的一页。在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进一步总结太仓对郑和下西洋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必将鼓舞太仓人民发扬先辈们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为把太仓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而再创辉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