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危险系数有多高?

同题

建平交警大队 张莉莉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良好状态。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存在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从事特殊行业的人群(军人、警察等)存在心理障碍的比率甚至高达30%,特别是长期奋战在执法战线的基层民警心理障碍的比率更高。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南京市都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周正猷教授指出,警察的职业特征最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警察拥有在常人看来“令人生畏”的权力,但这同时意味着警察必定比常人面临更多的诱惑和心理冲突。有关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应急性职业中,警察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属于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人员,警察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作为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的人民警察,它必须是一支富有生机、身心健康的群体。如果警察的心理有缺陷,对公民、对国家都将意味着潜在的灾难。因此,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以浅探。
一、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变,公安民警也经历了转型期的变化,这必将引发出种种不稳定因素。警察本身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它的危险系数与日俱增。所以,警察的心理承受力就变得格外重要。警察工作具有高度的机动性、紧张性、危险性,作为警察,除了必须具备普通智慧外,还要具备本职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倾向和心理素质——耐力、观察力、修养、自控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力以及高度的敢为性和献身精神。也正因如此,公安民警的心理承受着比一般人更重的心理压力,而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如果不能及时地化解心中的压力,心理长期处于一种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一个平时也许很内向、较稳重的警察会突然变得狂躁而具有攻击性。个别警察在制止犯罪活动或在讯问那些顽固不化、充满敌意和挑衅的犯罪嫌疑人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如开枪伤人、刑讯逼供致人死亡、在执勤执法的过程中出现“冷、硬、横、推”等等,这些情况不仅严重地影响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更给全社会的长治久安埋下了隐患。因此,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予以关注的问题。
二、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随着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行各业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生活中充满矛盾和压力,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精神心理问题,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警察,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在生活和工作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紧张、焦虑、恐惧,头脑中的“弦”永远紧绷着
  警察这个职业不同于一般职业,属于高压力、高危险、高应激的“三高”职业。据统计,我国警察平均每周加班32.5小时,全年累计超过130个工作日。高强度的工作量直接对警察身心构成威胁。此外,警察在追捕、堵截罪犯时,随时会付出血的代价;执行巡逻盘查任务时,无法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惨不忍睹的刑事、交通事故现场,同伴殉职与受伤者等,势必使警察经常处于高度应激的状态。大量实例和研究证明:真正的危险情境和想像中的危险情境都会使人紧张恐惧,而且想像中的间接危险情境比实际中的更危险可怕。警察值班、巡逻、出现场都存在潜在的危险,潜在的危险必然在警察的大脑中有所反应,为了不放过一个罪犯,警察必须时时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警察工作的危险不仅是置身于危险的境地,而且也包含随时待命出发、准备应付危急的心理状态。这种强烈的刺激实际上是对他身心的一种破坏,长此以往,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障碍就出现了。
  (二)、压抑、郁闷,对别人、生活变得冷漠
  心理学研究表明,警察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一般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工作的特点决定他们经常和活动在法律边缘的人打交道,仅以交警为例,交警在执勤执法的过程中,经常与违法行为人正面接触,有的违法行为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对公安交警采取的处罚极度不满,轻则不予警察配合、冷言冷语,甚至粗言相对;重责对公安民警大打出手,有的违法行为人,还找来自己的亲戚朋友“结伙”欺辱公安交警,有的违法行为人在出现违法行为接受民警触发时,就找“关系人”对民警施加压力,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民警的便产生了压抑、郁闷的心理,对别人、对生活缺少信心,变得冷漠和现实。
(三)、情绪变得激动、暴躁、难以自控
  工作任务量不断加大,警力严重不足,加上有“破案率”的压力,使得警察日夜“连轴转”是常事,据统计,警察每人一年平均要比一般人多干130个工作日。超负荷的工作, 极不规律的生活, 高度紧张的精神,由于不能及时地得到缓解,造成了部分公安民警的大脑皮层长期出于兴奋状态,情绪变得暴躁、易激惹、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在执勤执法的过程中,容易与当事人发生口角,态度上出现“冷、硬、横、推”,有的民警甚至因一丁点的小事与当事人争吵。
  (四)、工作兴趣和热情降低
  警察为社会稳定积极工作,经常流血牺牲,但由于社会对“公安民警”观念上的定义,使很多时候民警的殉职成为了“理所当然的”,民警的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当前公众对警察的一些错误、片面的认识,使得公众对民警的工作抱怨指责得多、旁观回避得多;对社会治安不参与,躲闪得多;对公安工作不满意,评头品足得多。警察破了案,被认为是应该的,可一旦破不了案,便被认为是无能。由于警察这种职业在职业群体中地位显要特殊,必然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警察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特别是有人借监督之名进行贬低、中伤、诽谤,警察满腹委屈无处诉说,对自己的工作到底怎样做才能使老百姓满意感到苦闷和困惑,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也随之降低。
三、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调解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点,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调解成为了全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那么,各级公安机关及广大的公安民警应怎样进行调解,来维护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呢?笔者从以下角度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一)、公安部门要营造并完善有利于民警心理健康的氛围
1、完善“从优待警”
基层民警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和本职工作环境的真实反映。要解决这一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在制定各项计划、方案时应统筹规划,为基层民警留有比较宽松的时间和空间,让民警可以有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要尽量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给广大民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不把领导和上级机关的“意图”强加于基层,搞高压政策,有计划地安排基层民警按时休假,没有极特殊情况尽量让其休满假期,让基层民警舒舒心心的休息,安安心心地陪好家人。
2、重视民警心理健康
此外,各级公安机关还应重视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年度教育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聘请心理学专家,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广大民警建立心理档案,针对民警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及时把握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对民警在各个时期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数。
  (二)、不断调适不良心理,增强自身“免疫力”
1、学习放松训练,掌握一些自我放松技术
  放松训练是一种自我调整的方法,是通过机体主动放松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反复练习,使人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生理心理活动,降低机体唤醒水平,增强适应能力,调整因过度紧张而造成的生理心理功能失调,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广大公安民警可在业余时间对放松技术予以学习,当压力事件出现,压力体验逐渐增强时, 采用一些放松技术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2、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
温馨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家庭成员良好的避风港。幸福的家庭生活,与配偶之间存在相濡以沫、亲密无间的关系对警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被家人爱戴、需要和赞扬,有助于恢复自我形象,使警察享受温馨、安全的家庭生活,感到身心放松,是减缓压力的一个最好的场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良好途径。警察的许多工作讲究团队合作,若与其他无法愉快相处,会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情绪会受到影响,心理压力也会随之而来。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协调、支持、配合是纽带,情感融通是桥梁,友善关怀、理解、赏识,将会成为个体心理积极健康、愉快向上的动力。
  3、及时做一些心理咨询
如果警察认为自己的情感发生危机、过分焦虑、抑郁、有严重的情绪问题、对人生失望有轻生念头者、有过分攻击性行为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及治疗,让心理学家给你进行心理按摩,帮助你化解心理压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