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抗病毒的中药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病毒中药
1、常用:金银花、柴胡、黄芩、鱼腥草、黄精、黄芪、天花粉、甘草、五味子、淫羊藿、夏枯草、苦参、白扁豆、荆芥、牡丹皮、白芍、升麻、青蒿、紫苏叶、板蓝根。
2、次常用:西洋参、山羊角、树果、商陆、穿山龙、斑蝥、鸦胆子、香薷、牛黄、孩儿茶、芦荟、紫河车、大蒜、人参叶。
3、罕用:石蒜、云芝、五灵脂、白毛夏枯草、海藻、乌蔹莓、豨莶、苍耳子、海南粗榧、空心宽、香菇、刺五加、红芪、羊心、苦瓜、蓼大青叶、槐耳、金盏菊花、猕猴桃根、蟾皮。

二、肺部疾病的抗病毒中药
1、常用:金银花、黄芩、夏枯草、甘草、鱼腥草、连翘、地骨皮、石韦、大青叶。
2、次常用:大蒜、芦荟、孩儿茶、大蓟、肿节风、火炭母草、平地木、败酱、荔枝草。
3、罕用:白毛夏枯草、酸浆、苦木、野竹兰、铁色箭、五叶藤、扛板归、毛蕊花、蜜桶花、白花射干、莱菔、鸡挂骨草、燕窝、大叶桉叶、野甘草。

三、常见抗病毒的两大中草药
1、板蓝根
中医学认为板蓝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板蓝根含有吲哚苷、靛红、芥子苷、水苏糖、靛苷等化学成分,对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志贺氏杆菌、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杀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
2、黄芩
中医学认为黄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止血、解毒和安胎之功效。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芩含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化学成分,对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PR8株有抑制作用;在体外有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和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此外尚有解热、镇静、降压、利尿、利胆和保肝等作用。

四、抗病毒的药物
1、病毒唑。作用机理:为合成广谱抗病毒药,可能是抑制磷酸肌酐脱氢酶,使鸟嘌呤核苷酸不能合成而阻止病毒核酸的合成。对流感病毒(A型、B型)、DNA和RNA病毒均有效,但对乙肝病毒作用不明显;对病毒性肺炎、甲型肝炎、疱疹、麻疹有防治作用,但临床评价不一。国内已证实对流行性出血热特别是早期疗效明显,有降低病死率、减轻肾损害、降低出血倾向、改善全身症状等作用。
2、盐酸金刚乙胺。作用机理:为一全身抗病毒药。功能:临床用于预防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对其他型流感病毒作用甚小。
注意事项:肝功能不全者对金刚类药过敏者禁用。
3、脱氧无环鸟苷地昔洛伟。作用机理与阿昔洛韦相同。本品为阿昔洛韦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好,与a一干扰素联用,在治疗过程中能抑制所有乙肝病毒标志物。其余见阿普洛韦。

五、常见的治病中草药
1、穿心莲治风热感冒:夏天很容易被风热感冒缠上,新研究指出,穿心莲能很好地缓解因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流鼻涕、疲惫等。专家,穿心莲性寒,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的治疗,但脾胃虚寒、大便稀者不宜使用。新鲜的穿心莲可药食两用,酷暑时节,用于凉拌,可消暑解热,但不宜多吃,否则伤胃。
2、大蒜预防癌症:大蒜几乎是厨房里最廉价有效的“药物”之一,它含有大蒜素等70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有杀菌、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护肝脏等多种功效。研究发现,适当食用大蒜,能减少体内癌细胞数量,对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日本临床研究证实,服用一年大蒜汁后,患者结肠息肉数量明显减少,结肠癌风险有所降低。常章富表示,大蒜能散肿痛、除风邪、杀毒气、去风湿、疗毒癣、健脾胃,但内热和患有眼疾的人不宜多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5
最近台北阳明医院中医科指出,板蓝根有预防肠病毒的作用。病毒的种类繁多,大家所熟知的肠病毒只是其中一种。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中药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疗效显著。  板蓝根是常用的抗病毒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常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良好。另外,银花、连翘、忍冬藤、山豆根、鱼腥草、重楼、青蒿、赤芍、桑寄生、贯众等中药对于菌毒均有抑制作用,具有抵抗病毒的功效。  《银翘散》是常用的中医抗病毒方剂,它的组成是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生甘草。药理研究发现《银翘散》具有较强的解热、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对于鼻病毒引起的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及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川省一家药厂生产的成药抗病毒冲剂,主要由银花、连翘、忍冬藤、山豆根、鱼腥草、重楼、青蒿等组成,用于小儿病毒性感冒的治疗,效果很不错,销量一直很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1-25
新冠病毒适应方必选(人参祛毒散)
此方辛平升散,服后2023始去之,为肺咳门第一神方,举世少有知者。凡有咳嗽,无论内伤饮食,外感风寒,夹湿夹毒,不拘男妇、大小,胸紧气急,咽痛口苦,痰不相应,即用此方升散之。或感冒重者服此,其咳愈甚,不知者以为药不相符,弃而勿服,不知正是升散之力,佳兆也;再服之,渐次轻减,不拘剂数,只以痰应为度,声响痰出,是其效也。枯燥之人,数剂之后,略加沙参、玉竹、当归、白芍、生地,麦冬之类,以滋其阴,无不愈者。
再有叮咛︰凡咳嗽初起,切不可误用寒凉及滋阴之药,闭其肺窍,为害不小,但以辛散为先着,俟痰应之后,渐加滋阴则得矣。
人参10g 桔梗12g 川芎10g白茯苓10g陈枳壳10前胡10g川羌活8g川独活5g北柴胡10南薄荷10g荆芥穗10g防风10g连翘10g炙甘草6g生姜3片为药引,水煎,半饥服,每日二剂。饮用7日后无痰转阴性肥胖者可增加沙参8g、当归10g、生地6g为宜。体型偏瘦者可增加麦冬12g、玉竹10g、白芍6g为宜。
目前新冠咳嗽虽是常见症状,但临床上往往很难一下子治愈,不少人咳嗽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从《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可以看出,导致咳嗽的原因是相当多而且复杂的。临床遇到慢性咳嗽往往比较棘手,后来读唐步祺《咳嗽之辨证论治》,虽然内伤五脏六腑、外感六淫都按条理很详细的论述,但觉得非常庞杂,如果不是很老于临床的人,较难很快把握。后读《幼幼集成》,抱着尝试下的心态,运用人参祛毒散,效果确实比较满意,一般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十有七八有效,不少慢性咳嗽,长达半年甚至两年多的都能应手而愈。
药性状:
1:人参的肉质根为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
2: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3:川穹,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4、白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5、陈枳壳,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6、前胡,能解热、祛痰、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及疖肿。
7、川羌活,味辛、苦,温。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8、北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9、南薄荷,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
10、荆芥穗,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11、防风有发汗、祛痰、驱风、发表、镇痛的功效,用于治感冒、头痛、周身关节痛、神经痛等症。
12、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13、效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主治心阴阳两虚证,后世医家在张仲景临床应用基础之上将其扩展用于治疗虚劳、肺痿、肺燥阴伤等证.现代医家则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
14、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
此方14中草药,针对新冠病毒和年久咳嗽有痰患者可用,具体需要去专业医院找中医大夫确认病症,辩证后方可服用此方。
此药方是东营市仲邈学会会员刘国伟出具并不代表官方机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