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早恋?`~~最新的解释是怎样的啊?

如题所述

重新定义早恋的概念 (2003-10-25 08:17:35) 来源:人民网 (来源:人民网) 如今的孩子,十来岁就发育成熟了。这一半要归功于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一半要归功于通俗文化的熏陶。如果再以老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早恋问题,必然会生出许多枝节。在我看来,早恋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对有些早熟的孩子来说,感情丰富,关注男女之事,属于正常情况。老师和家长过分的干预反而会促使孩子偷尝禁果。在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中,禁闭在闺房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一旦走出闺房,必然会春情萌动,惹出乱子,倒是那些整日嘻嘻哈哈的丫环侍女不会轻易动心。所以,对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家庭和社会应该提供足够的空间,要让他们在正常的环境中学会与异性相处。 在西方的儿童教育中,非常看重试错教育。试错的过程,其实就是锻炼儿童独立生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到尊重他人人格的重要性。因此,必要的错误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利的。在中国,儿童成长的过程是不允许发生错误的过程,学校和家长像两条拐杖,随时守候在儿童的身边,害怕儿童跌倒,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增加了儿童的逆反心理,助长了他们的个人中心主义,所以,稍有机会,他们就会作出反叛的举动。在对待所谓的早恋问题上,不应该采取围追堵截的办法,而应该以平和的心态认真对待,并以平等的方式将大人的经验传授给他们。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校和家长将早恋视为洪水猛兽,以非常严厉地措施对待早恋的儿童。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在经过漫长的痛苦历程后,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顺利。但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如果不允许孩子亲身体验成长的快乐与痛苦,他们就不可能有圆满的人生。因此,允许孩子在感情上尝试,是塑造孩子完美人生的必要条件。在孩子勇敢尝试的过程中,应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应该让他们勇敢地独自面对人生的磨难。现在的一些早恋现象,无非是男女儿童之间基于好奇而相互吸引的举动。对这种现象,如果老师和家长过多介入,反而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发展彼此的关系。一些所谓的私奔无非是学生暂时逃避学校和家长惩罚的手段罢了。如果家长和学校对待儿童之间的亲昵举动能够采取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反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总之,在早恋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以下共识: 第一,所谓的早恋,其实并不早。儿童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决定了他们对男女关系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应该培养他们的责任能力,让他们能够独自面对人生的尴尬与挫折。 第二,在处理男女儿童恋爱问题时,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应该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他们,供他们参考。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尊重儿童的人格是解决意见分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第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建立一个适合儿童生长的健康环境,杜绝不良的诱导因素存在。父母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舒适、健康的小环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内容。当我们注重应试教育的时候,过分强调现成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儿童的创新教育;可是当我们强调素质教育的时候,却又忽视了人生经验教育,过分地强调竞争性的创新教育。其实,人类的进步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交往的过程,也是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早期的人生经验依靠壁炉边的奶奶传授,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这一重担落到了学校和父母的身上。素质教育更多地是人生经验教育,是将一个个懵懂无知的儿童培养成为一个个现代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公民教育。作为学校和家长,不能一边进行公民教育,塑造儿童的独立人格,一边忽视他们的独立人格,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干涉男女儿童的正常交往。处理早恋问题首先要对家长和老师进行公民教育。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痛切地感受到,中国当代教育弊端丛生。在诸多弊端中,最为有害的是人格扭曲教育,那些刚刚踏入校门的天真活泼的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纯真。如果再不改变中国当前的这种奴性教育,中国的未来毫无希望。中国的发展需要好公民,而公民的培养需要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老师和家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