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片为什么能减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8-16
你说的麦片到底是麦片还是燕麦片呢?如果是燕麦片的话,它可以减肥,也能抗饿,不一定非要在早晨吃。以下这篇文章仅供你参考:
专家细说燕麦片
燕麦片含有β葡聚糖,能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它也是糖尿病人的最佳食品;吃了燕麦片之后不容易感觉饥饿,对减肥者极有益处……然而面对货架上的种种“燕麦片”、“燕麦”、“麦片”之类产品,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买回来之后,又该怎样食用呢?弄不清这些问题,你就很可能买到的根本不是燕麦片,或者它不能满足你的需求。

问题一:“燕麦片”和“麦片”是一种东西吗?

答:它们不是一种东西。纯燕麦片是燕麦粒轧制而成,呈扁平状,直径约相当于黄豆粒,形状完整。经过速食处理的速食燕麦片有些散碎感,但仍能看出其原有形状。燕麦煮出来高度粘稠,这是其中的β葡聚糖健康成分所带来的。它的降血脂、降血糖、高饱腹的效果,与这种粘稠物质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同量的燕麦煮出来越粘稠,则保健效果越好。

麦片则是多种谷物混合而成,如小麦、大米、玉米、大麦等,其中燕麦片只占一小部分,甚至根本不含有燕麦片。国外的产品喜欢加入水果干、坚果片、豆类碎片等,国内的产品则喜欢加入麦芽糊精、砂糖、奶精(植脂末)、香精等。

问题二:应当购买甜味的麦片还是没有甜味的呢?

答:应当优先选择没有甜味的燕麦片或麦片。天然的谷物,毫无疑问,是不含有糖分的。如果冲一小袋40克麦片在小碗中,就有合适的甜味,那么意味着其中含有20克糖,也就是说,你买的麦片当中实际上一半都是白糖!这样的产品,你还能指望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么?

那么无糖产品怎么样呢?仍然不容乐观。如果它有甜味,那么一定加入了某种高效甜味剂,如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之类。这些东西大多是化学合成品,2岁以内幼儿不能食用。阿斯巴甜虽然是肽类物质,但国际上对它的安全性仍有不少争议。最要紧的是,高效甜味剂只需要加一点点就够了,那么用什么来充数呢?通常是加入淀粉水解物,如麦芽糊精等。糊精类和白糖一样会快速升高血糖,而且几乎不含有其他营养素。

问题三:都说全麦食品特别好,为什么看不到全麦的燕麦片呢?

答:燕麦和小麦是两种不同的谷物。小麦通常被碾磨成“白面粉”,外层的大量营养物质会损失。纯燕麦片本身就是全谷,没有经过除去外层部分的处理,所以它无需声明“全麦”与否。而且,纯燕麦片的营养价值远高于全麦面粉。一定要注意,产品中燕麦片的比例越高,则产品的营养价值越高。含有较多米粉、玉米之类成分,则营养价值会打折扣。

问题四:有些麦片声明添加了其他营养成分,声称高钙、高铁、高蛋白之类,这样的产品比纯燕麦片好吗?

答:燕麦片本身营养价值足够高,作为主食,即便不加入其他营养成分已经很好了。商家加入一些营养素,一方面是真诚地希望改善产品品质,另一方面是一种宣传方式,吸引消费者优先购买它。一些“麦片”产品本身含有燕麦的比例很小,即便加入其他营养素,如钙、蛋白质等,实际上并不比纯燕麦片营养价值更高。

问题五:一些包装很差的大袋燕麦片往往少有人问津,而且它们似乎什么其他营养成分和添加成分也没有,这样的产品好吗?

答:这些产品没有花里胡哨的营销,也没有添加任何合成物质,才是真正的天然燕麦片。天然的燕麦片,蛋白质含量高达13%至15%,其中钙、钾含量甚高,β葡聚糖含量十分丰富,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我国农业工作者选育了一些高β葡聚糖的燕麦品种,它们制成的燕麦片对慢性病人特别有益。这些包装朴素、样子平淡的产品不吸引人的视线,吃起来可能口感没有那么好吃,煮起来也比较麻烦,但这才是真正的纯天然产品的特色。

非常可惜,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纯燕麦片,不知道它的味道就是那样地清淡,口感就是那样的粘稠,甚至有点吃起来刺口。他们一边被“纯天然”的口号所吸引,另一方面却只爱吃添加了种种成分的香甜加工产品。因为,经过加工食品的多年浸润,很多人已经无法适应那种粗糙的、清淡的天然口味了。这种口味爱好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问题六:很多麦片产品中都有“植脂末”这个成分,它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植脂末可改善口感,但它含有部分氢化植物油,而其中含有较多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对健康不利。反式脂肪酸的不利作用,包括升高糖尿病风险、不利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提高不育风险等等。

问题七:很多燕麦片产品声称可以免煮,到底是煮好还是冲好?

答:从健康角度来说,自己煮的更好一些。因为煮的燕麦片可以提供最大的饱腹感,血糖上升速度最慢。同时,这些需要煮的燕麦片中没有加入任何添加成分,如砂糖、奶精、麦芽糊精、香精等。一些速食纯燕麦片只要一两分钟加热即可,它们也是比较好的选择。自己动手加牛奶并不麻烦,总比吃加了奶精的产品健康得多。

那些一冲即食的产品迎合了消费者对于方便和美味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并不见得和健康价值一致。例如,这类产品大多都加入了糖分和糊精,不仅降低营养价值,而且会让燕麦片低血糖上升速度和高饱腹感的优点受到损失。也有很多这类产品加入了植脂末(奶精),会让燕麦片有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好处打折扣。

提示:

选购燕麦片时,如果包装不透明,注意看一看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如果在8%以下,那么其中燕麦片比例过低,不适合作为早餐的惟一食品,必须配合牛奶、鸡蛋、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一起食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