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成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上下左右颠倒

显微镜成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上下左右颠倒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此一来,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2、上下左右颠倒的原因是:光线被凹面镜反射或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合在一起所成的影像,可以显现在屏幕上,叫实像。显微镜的物镜凸透镜。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倒立就是指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扩展资料

显微镜的维护

经常性的维护

(1)防潮如果室内潮湿,光学镜片就容易生霉、生雾。镜片一旦生霉,很难除去。显微镜内部的镜片由于不便擦拭,潮湿对其危害性更大。机械零件受潮后,容易生锈。

为了防潮,存放显微镜时,除了选择干燥的房间外,存放地点也应离墙、离地、远离湿源。显微镜箱内应放置1~2袋硅胶作干燥剂。并经常对硅胶进行烘烤。在其颜色变粉红后,应及时烘烤,烘烤后再继续使用。

(2)防尘光学元件表面落入灰尘,不仅影响光线通过,而且经光学系统放大后,会生成很大的污斑,影响观察。灰尘、砂粒落入机械部分,还会增加磨损,引起运动受阻,危害同样很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3)防腐蚀 显微镜不能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放在一起。如硫酸、盐酸、强碱等。

(4)防热 防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热胀冷缩引起镜片的开胶与脱落。

(5)请勿触碰尖锐的物品,如铁钉、针等。

(6)非相关人员请勿随意动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显微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5

显微镜有目镜和物镜,工作时,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经过物镜和目镜后,就成了倒立放大的虚像了。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此一来,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2、上下左右颠倒的原因是:光线被凹面镜反射或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合在一起所成的影像,可以显现在屏幕上,叫实像。显微镜的物镜凸透镜。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倒立就是指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扩展资料: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利用自然光源镜检时,最好用朝北的光源,不宜采用直射阳光;利用人工光源时,宜用日光灯的光源。

镜检时身体要正对实习台,采取端正的姿态,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载物台不可倾斜,因为当载物台倾斜时,液体或油易流出,既损坏了标本,又污染载物台,也影响检查结果。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显微镜的重光为对光,接物镜的转换及光线的调节。观察寄生虫标本时,光线调节甚为重要。因为所观察的标本如虫卵、包囊等,均为自然光状态的物体,有大有小,色泽有深有浅,有的无色透明,而低倍、高倍接物镜转换较多。

故须随着镜检时对不同标本和要求,需要随时调节焦距和光线,这样才能使观察的物象清晰。在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显微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5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此一来,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2、上下左右颠倒的原因是:光线被凹面镜反射或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合在一起所成的影像,可以显现在屏幕上,叫实像。显微镜的物镜凸透镜。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倒立就是指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扩展资料:

光学显微镜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3、光学部分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显微镜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显微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15

成像上下左右颠倒的原因是:光线被凹面镜反射或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合在一起所成的影像,可以显现在屏幕上,叫实像。显微镜的物镜凸透镜。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其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此一来,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扩展资料:

显微镜观察成像常见故障及原因:

1、目镜,物镜的镜片被污染或霉变:大部分显微镜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产生镜片的外面被沾污或发生霉变。尤其是高倍物镜40X,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极容易被糖液污染。如镜头被污染不及时清洗干净就会发生霉变。

生物显微镜的镜片都是用精密加工过的光学玻璃片制成为了增加透光率都需在光学玻璃片的两面涂上一层很薄的透光膜。这样透光率就可以达到97%— 98%,这一层透光膜表面很平整光滑且薄,一旦透光膜表面被擦伤留有痕迹,它的透光率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观察时会变得模糊不清。

3、镜架,镜臀倾斜时固定不住:这是镜架和底座的连接螺丝松动所致。可用专用的双头板手或用尖咀钳卡住双眼螺母的两个孔眼用力旋紧即可。当显示屏上的图像有切割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拉杆移动有没有到位;如果没有到位,把相对应的拉杆移动到位就可以了。

4、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脏点:如果发现显示屏上的图像有脏点,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标本室有赃物,如果发现标本室里面没有赃物,再检查一下物镜表面有没有赃物,如果有赃物显示器上就会显示有脏点,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只要把物镜表面和标本室里的赃物清除了就可以了。

5、调节变焦时图像不清晰:如果发现调节变焦时图像不清晰,要检查一下高倍调焦是不是清晰,如果不清晰那么只要把它调置最高倍,再做重新调焦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显微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15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此一来,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2、上下左右颠倒的原因是:光线被凹面镜反射或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合在一起所成的影像,可以显现在屏幕上,叫实像。显微镜的物镜凸透镜。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倒立就是指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扩展资料:

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使用显微镜之前,应熟悉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及使用方法,特别应掌握识别三种接物镜之特征。

2、寄生虫学实习中所观察的标本,大多数为无色和颜色较浅,因此必须注意光线的调节。

3、新鲜标本观察时,须加盖玻片,以免标本因蒸发而干燥变形或污染侵蚀接物镜,同时可使标本表面匀平,光线得以集中,有利于观察。

4、显微镜在从木箱中取出或装箱时,右手紧握镜臂,左手稳托镜座,轻轻取出。不要只用一只手提取,以防显微镜坠落,然后轻轻放在实习台上或装 入木箱内。

5、显微镜放到实习台上时,先放镜座的一端,再将镜座全部放稳,切不可使镜座全面同时与台面接触,这样震动过大,透镜和微调节器的装置易损坏。

6、显微镜须经常保持清洁,勿使油污和灰尘附着。如透镜部分不洁时,用擦镜纸轻擦,如有油污,先将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拭去。

7、显微镜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和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显微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