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名人故居为什么大多被商用?

本想在天津逛逛,走访一下名人故居,不想仅仅从书本上了解历史,认为走访过后再去了解会有更多的感触。可是,大部分都是只能看到故居的外壳,上面写着xx故居、xx旧址和xx公司。为什么这些故居都会被商用呢?开发成景点也是盈利,还可以多保留更多的历史价值,不是吗?

一个大城市,历史上会有超级多的名人,他们的故居,学社等等数量极其庞大,但是这些故居学社在历史学上处理书上的二三字外,除了少数特别的外,大多并没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研究意义,最对有点人文意义,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维持这些,但是。国家财政是不会拨款给这些的,只能地方政府自己承担,地方财政就会吃紧,如果要维持,就得削减其他项目。这就出现了问题
1,共产主义教育我们,批判继承的唯物主义思想,死的东西多数远远没有活的东西有价值。讲求务实,名人故居不见得有多装几个公厕对社会的贡献大。(话不好听但是事实)
2,削减其他方面,怎么办,哪个单位愿意放手?削部门资金?削公务员的待遇?是你你愿意投赞成票吗?
3,外包给其他单位,出台政策管理,机关只需要少量人力就能解决,说不定还有盈利。
这样一算,你还不明白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6
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限制着太可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