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涉县起源于啥朝代

如题所述

涉县,河北省邯郸市辖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面积1509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9个镇、8个乡。

历史沿革

夏、商、西周,属冀州域。

春秋,属晋。战国,先属魏,后属赵。

秦,隶邯郸郡。

西汉初,始置县。属冀州魏尹。因人们来往涉(徒步过河)境内清漳河,故称涉县。

三国,涉县为曹魏占据,属魏郡。

两晋,改属司州广平郡。

北魏,天赐元年(404年)入临水县(故城在今峰峰矿区临水镇),属司州魏尹。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又一度并入刈陵县(故城在今山西省黎城县西北故县村),属并州襄垣郡。北魏东西两分后,属东魏所领。北齐,复归临水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移临水县治于涉城,属相州魏郡。

隋,开皇七年(587年),临水县治迁今境内西戌村。十年,复置涉县。属上党郡。后废郡,属潞州。十八年改属韩州。大业二年(606年)废州复郡,复属上党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隶韩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韩州,属河东道潞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潞州为上党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潞州,均辖涉县。五代,隶河东路潞州,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之地。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升潞州为隆德府,涉县仍属。

南宋,涉县被金所占,属河南东路。金贞{右三年(1215年)七月,涉县升为崇州。次年八月复为县。兴定五年(1221年)复升县为州。

元初.仍为崇州。属真定路。至元二年(1265年,废州.除将偏城一带13村划入黎城县外,其余划入磁州滏阳县(今磁县)。次年,原涉县划入滏阳县地域,复置涉县,改属燕南河北道真定路。后涉县又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改路为府,涉县复置,属真定府。次年改属河南彰德府磁州。.

清承明制,雍正四年(1726年),磁州改属广平府,涉县仍属彰德府。

民国初,废府制,涉县属河南省豫北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涉县直属河南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底,涉县抗日政府成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初,将划归黎城县的偏城13个村析出,与宇庄一带村庄共计54个村组成偏城县。涉、偏两县全境解放。同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联合办事处(简称冀太联办)成立。两县皆属冀太联办漳北办事处。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简称边府)成立,涉县、偏城县属边府太行区五专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偏城县改属六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两县同属六专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两县属三专署。同年5月,偏城县并,入涉县。次年1月,三专署改为五专署,涉县仍属。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改隶六专署。同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与晋察冀边区政府合并,组成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接着改建为华北人民政府,涉县属华北行政区太行区六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六专署撤销,涉县复属五专署。5月,太行区区划取消序列编号,涉县属安阳专署。8月,太:行区及其所属专署撤销,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涉县划归河北省邯郸专署。

1960年5月,撤销邯郸专署,涉县归邯郸市。

1961年5月,邯郸专署复置,1968年邯郸专署改为邯郸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又改为邯郸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均辖涉县。

1993年6月,河北省实行地市合并,涉县属邯郸市辖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