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眼中的金融市场是什么,投资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有若干类投资,与其说是决定于职业企业家之真正预期,无宁说是决定于不完全!因为利率之高低,一部分乃反映未来之下确定性。又,期限不 同,利率亦不同,这各种利率之间之关系,须视人们对未来作何预期而定。 股票价格。股票价格乃代表证券市场之平均预期。证券交易所中现有投资之 每日行市,甚至是每小时行市,既如此重要,然则此种行市如何决定的呢?                      

   一般而论,我们都默契,遵守一条成规(convention)。这条成规之要 旨是(实际上运用起来,当然没有如此简单):除非我们有特殊理由预测未 来会有改变,否则我们即假定现存状况将无定期继续下去。这并不是说,我 们真相信现存状态会无定期继续下去,我们从许多经验中知道,这是顶难得 的事情。在一段长时期当中,投资之实得结果,极少与原来预期相符合。我 们也不能说,设一人处于无知状态,则过与不及之机会均等,过与不及之机 会既均等,故预期适得其中。这种说法是不通的。因为这等于说:不论现有 市价是如何达到的,就我们现有知识——关于影响投资收益之事实者——而 论,这个市价是唯一正确的市价;当此知识改变时,市价才会改变。但从哲 学上说,这个市价不会是唯一正确的市价,因为我们现有知识,不足以算出 一个正确预期(mathematicalexpecta-tion)。事实上,决定市价之因素甚 复杂,有许多与未来收益毫无关系。   虽然如此,只要我们信赖这条成规会维持下去,则上述因循办法倒使我 们经济体系有了相当连续性与稳定性。   盖设有有组织的投资市场之存在,又设我们信赖这条成规会维持下去, 则投资者很可自慰,认为他唯一所冒之险,乃是在近期未来,形势与情报确 有真正改变;然而这种改变不会很大,至于其发生之或然性如何,他还可以 自下判断。但如果这种成规仍为大家遵守,则只有这类改变才会影响其投资 之价值;故他不必因为不知道 10 年以后其投资将值几何而闹得失眠。故以个 别投资者而论,只要他能信赖这条成规不致打破,使他常有机会,在时间还 过得不多、改变还不太大之时,可以修改其判断,变换其投资,则他觉得他 的投资在短期间内相当“安全”(safe),因此在一连串短期内(不论有多少),也相当安全。于是从社会看来是“固定的”(fixed)投资,在个人看来却是“流动的” (liquid)。我相信世界上几个主要投资市场,都是根据这种方式发展出来的。从绝 对观点看,这条成规既毫无道理(arbitrary),自然不免有弱点。如何使投 资充足这个当前问题,一大部分是由这条成规之变幻多端(precariousness)所造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7

我们对于未来虽然知道得很少,但是因为有其他因素,倒也不太要紧,由于复利关系,又因资本设备常随时间之消逝而变成不合时宜,故有许多投资,若投资者在估计未来收益时,不顾及全部未来收益,而只注意最先几项,也未尝不合理。房产是极长期投资中最重要的一类,但房产投资者往往可以把风险转让给住户,或至少可以用长期契约方式,由投资者与住户共同分担;住户亦乐于如此,因为在住户心目中,分担风险以后,使用权便有了保障,不会随时中止。公用事业又是长期投资中很重要的一类,但投资于公用事业者,因为有独占特权,又可以在成本与收费之间,保持一规定差额,故其未来收益已有实际保障。最后,还有一类日趋重要的投资,由政府从事,由政府负担风险。从事此类投资时,政府只想到对于未来社会之好处,至于商业上之利益如何,则在所不计;政府也不必要求此种投资之预期收益率(依精密估计),至少须等于现行利率,——但政府须出多少利率才能借得款项,对于政府投资活动之多寡不免仍有决定性影响。  由此,长期预期状态在短期以内之改变(以别于利率之改变),固然不能不充分顾及,但在顾及此种改变以后,我们还可以说,利率之改变,对于投资量至少在经常情形下仍有极大影响——虽然不是决定性影响)至于在何种程度以内,操纵利率可以继续鼓励适量投资,则有待以后事实证明。  就我自己而论,我现在有点怀疑,仅仅用货币政策操纵利率到底会有多大成就。国家可以向远处看;从社会福利着眼,计算资本品之边际效率,故我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理由是:各种资本品之边际效率,在市场估计办法之下,可以变动甚大,而利率之可能变动范围太狭,恐怕不能完全抵消前者之变动。

第2个回答  2017-08-07

凯恩斯对金融市场认知极其深刻,也深蕴投资游戏之道。

有一件事实很明显:我们据以推测未来收益的一点知识,其基础异常脆弱。若干年以后,何种因素决定投资之收益,我们实在知道得很少,——少 到不足道。打开夭窗说亮话,我们不能不承认,如果我们要估计 10 年以后, 一条铁路、一座铜矿、一个纺织厂、一件专利药品之商誊、一条大西洋邮船、 一所伦敦市中心区之建筑物之收益是什么,我们所根据的知识,实在太少, 有时完全没有。即使把时间缩短为 5 年以后,情形亦复如此。事实上,真正 想作如此估计者,常常是极少数,其行为也不足左右市场。   在过去,企业常由发起人或其友好自行经营,故投资之多寡,须看有多 少人热心、乐观,想建立一番事业;这些人以经营企业为安身立命之道,并 不只是盘算未来利润。所以经营企业,有些象购彩票——虽然最后结果,还 是看经营者之才品是否在平均以上,或在平均以下。有些人失败,有些人成 功。即使在事后,我们还不知道所有投资相加起来之总平均结果,到底是超 过、等于、或低于通行利率。假使把开发自然资源或独占事业除去,则投资 之实际总平均结果,即使在进步繁荣时期,大概还不及事先之期望。企业家 是玩一种既靠本领又靠运气之游戏,局终以后,全体总平均结果如何,参加 者无从得悉。设人性不喜欢碰运气,或对建设一厂、一铁路、或一矿本身(即 除了利润以外)不感乐趣,而仅靠冷静盘算,则恐怕不会有多少投资。   旧式的私人投资,一经决定,大体便不可复追(irrevocable),这不仅 对于社会全体如此,即对于私人亦复如此。但今日流行情形,乃业主不自兼 经理,投资又有专门卖买市场,有此二者,故多添一个重要新因素,有时固 然使得投资方便,有时却使得经济体系变成很不稳定。如果没有证券市场, 则在资本已经投下以后,再把所投之资,常常重新估价,并没有什么用处。 但证券交易所却把许多投资,每天重新估价一次。这种重新估价,使得私人 ——但不是社会全体——常有机会变更其已投之资。这好象是一个农人,在 用毕早餐,看了气候表以后,可以在上午 10 时与 11 时之间,决定把资本从 农业中抽调回来,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在本周中把资本再投进农业中去。故 证券交易所之每日行情,其初衷固在便利人与人之间旧有投资之转让,但势 必对于当前投资量发生重大影响。如果建设一新企业,较购买一同样现成的 为贵,则当然弃造而购。在另一方面,如果有一新事业,费用很奢,但只要 能以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发出去,而即刻有利可图,则亦未尝不可从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