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什么

简短点的

1、中国人在器物上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掀起了洋务运动。

2、中国人在制度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分别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和民主共和制度。

3、中国人在思想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20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新阶段),以李大钊为代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3、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文化运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2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扩展资料

中国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发生的相关重大事件:

1898年(农历戊戌年)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其间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单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挽救中国的,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说明了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样也不能挽救中国。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正如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推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民主和科学的提倡,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强大中国的思想武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23
从一开始的指学习西方的器物先进外,还是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优秀的,从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政治制度以后,人们认识到了中国只有变革,只有改变当时中国让当时的中国繁荣富强起来,认识到了中国发展的束缚是封建制度。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为寻求强国之路而不断的探索。
相似回答